2020年10月08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秋登云台

云台山

文<吕峰 图<邓敏敏

秋天是天高气爽的季节,也是最宜登高望远的季节。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是个好去处。相传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即写于此处,引起后人的无限感慨。

云台山以山称奇,因其山势险峻,主峰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古称覆釜山。又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山中气候多变,倏忽间风起云生,白雾从山间咕嘟嘟地涌出。远远望去,整座山淹没在一片茫茫的云雾里,只有那好像泼了墨的山峰时隐时现。定睛看时,仿佛不是白云在飞,而是山在移动,虚无缥缈,恍如仙境。

茱萸峰山势突兀,是云台山的主峰,古代的诗人墨客好来此登高望远,王维在此曾写下了传唱不朽的诗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峰是一处道教圣地,真武帝曾在此苦修成仙,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登上峰顶,只见群山连绵,风涌云动,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抬头望过去,天那么高,那么蓝,连云朵儿都飘得那么悠闲自得。极目远眺,可见黄河如银带,俯视脚下,群峰形似海浪涌,正如元代诗人李俊民所说的“连山断处瞰平野,一线黄流掌上来。”

云台山以水叫绝,山泉星罗棋布,溪流纵横交错。最具代表性的是“天外有天,景外有景”的潭瀑峡,因其“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又被誉为“小寨沟”。行走在峡谷内,只见两侧山峦绵延、悬崖耸立、山势险峻,谷底泉水叮咚、溪流湍急,瀑布姿态各异,潭水翡翠碧绿,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迷人。最神奇的是“不老泉水”,据说饮用此水可延缓衰老,我喝了一口,冰凉甘甜。

红石峡因山中岩石呈现红色而得名,石头层层叠叠,横断面就像刀切一样整齐。在层层红色岩石中,保留着海浪冲击形成的层理,如同一页页可以翻阅的远古海洋史书。游人可以顺着崖廊缓缓前行,峰回路转,步移景换,雄奇伟岸之处又不乏曲折迂回、清溪幽潭之地,总是在一些想不到的地方给人意外的惊喜,让人好像置身于水墨丹青的国画里,大有归隐山林的意境。

在云台山还可以领略到“人定胜天”的奇迹。在刀劈斧砍般陡峭的山岭之间,人们顽强地开凿出一条天路,其中更有14个开凿于险峰之上的山洞,被称为叠彩洞。叠彩洞全长4000余米,上下落差近千米,车辆每行走百米,海拔平均就上升百米,首尾相连、曲洞连环,车行山道千回百转,急速穿行在峭壁和白云之间,不得不令人感叹云台山的奇险。

云台山的奇峰异石、飞瀑流泉引来了历代先贤汇聚于此,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子房湖又叫平湖,因汉代张良曾站在沟谷西侧的山峰上日夜操练兵马而得名。潭瀑峡的唐王试剑石高丈余,石面规则,有宽仅数寸的裂口贯通上下,石缝齐整,如刀斧所劈,将巨石分为两半。相传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后代向李世民献宝剑,名曰“嵇康剑”。李世民执此剑朝此青石连劈两下,遂留下了剑痕。

云台山是一座令人赏心悦目的山,亦是一座令人流连忘返的山。丹石、碧水,峭崖、巉岩,相辅相成,漫步在秋日的云台山,完全没有遮拦,你朝哪个方向走去,向前迈一步,都会行至秋之纵深处,拾到飘然的秋之美。

小贴士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 景点:潭瀑峡、叠彩洞、茱萸峰、百家岩、红石峡、子房湖 美食:武陟油茶、闹汤驴肉、柿饼

2020-10-08 邓敏敏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893.html 1 秋登云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