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允许历史建筑可转让、出租,就是要让它们获得更好的‘开放式保护’,并由此焕发新的生机”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于日前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历史建筑可以转让、出租。对此,《新京报》发表评论指出,可转让、出租,表面看似乎与历史建筑保护存在冲突,但实际上,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实现更好保护。保护历史建筑,绝不是要将它们“藏在深闺”“束之高阁”。
“城市公园不是城市的‘面子’,而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园”
——《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发表题为《城市公园让生活更美好》的评论指出,一个个城市公园建成,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更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了栖息地。一句话,建设公园城市的实质,是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书店最终必须回到那个本质性的问题:你究竟是为谁而开”
——针对近年来一些网红书店出现拍照的人多、读书的人少现象,《光明日报》近日发表评论指出,成为网红书店没有问题,但是有些书店却过了头,似乎是“为展示而展示”,纯粹为了拍照和传播而打造“景观”,却不在选书和服务上下功夫。这样的书店,其实只是经营者“理想的书房”的扩大版。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真正能为读者带来什么,或许心里已经没有读者,而只有“流量”和“变现”,这样所谓的“商业路径”,最终会失败。
“线上游览不会取代传统的线下体验,只会让两者融合得更好”
——据《北京日报》报道,疫情发生以来,文旅行业一直在热议线上游览、线上观展。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上,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院长舒展表示,这的确是未来的趋势,在数字化建设的帮助下,旅游的线下线上服务,可以渗透到游客从规划行程到完成旅行的全过程。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