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6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北京通州:塑文旅格局 展运河魅力

□ 本报记者 胡昊

近日举办的“探访大运河 云游副中心”网络直播推介活动引人关注,镜头下展示了燃灯塔、五河交汇处、漕运码头、森林公园等运河美景。北京市通州区借此在线宣介以大运河为主的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并组织线路设计。

京杭大运河承载着古今文明,孕养了一方土地,对大运河北京城市副中心段的保护、建设和发展一直是北京市、通州区的重要工作。目前,通州区正按照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有关要求,以及今年6月发布的《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大力挖掘运河沿线生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创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加紧迈向5A和打造中国大运河文化金名片。

绿色生态

根据《规划》和《行动计划》,通州区要着力将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为内涵丰富、蓝绿交织、水城共融、产业兴旺的中国大运河文化金名片。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勾画出一幅蓝天碧水、绿树环绕、游憩休闲的图景。9月底,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将正式开园迎客。城市绿心紧邻大运河文化带,其规划也紧紧围绕运河文化进行设计。根据规划,绿心内将修复一条2.5公里长的运河故道,打造绿心水系。沿岸设计汲汲轻帆等景观节点,再现运河文化。这既是为了让“森林入城”,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为了给居民开辟一处休憩游乐的场所。

荷花亭亭玉立,荷枝袅娜参差。记者注意到,在“通州八大游”微博进行的“荷”赛中,有不少大运河森林公园的荷,可见那里美景引人。

“8月22日,公园组织创意树洞画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修补树表,装扮大自然,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爱绿护绿意识。”大运河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王颖介绍,公园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定期组织“爱绿护绿”主题活动。园内设置一处园艺驿站,在展示各类花卉的同时,积极组织插花Diy、养花技术培训、树木认管等活动。公园也将逐步加强景观创新设计,引入智慧化项目,在自然科普、运河文化展示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游客参与度。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之空间布局上有所体现——“一河、三区、多点”的发展格局中,运河文旅体验区就是要依托城市绿心、大运河森林公园、张家湾古镇等主要功能节点以及特色乡村,建成集休闲、娱乐、景观于一体的健康生活文娱中心,而运河生态观光区是指,打造具有优美水域景观与浓郁历史文化的田园生态观光景区。

璀璨文化

2013年5月,大运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区”中的运河水城展示区建设,将全方位展示城市副中心古今交融的运河文化,发展城市水岸经济。

千年漕运史,在通州区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三庙一塔”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燃灯塔、文庙、紫清宫和佑胜教寺。燃灯塔与古运河相距几百米,却能塔景垂映运河。昔日运河中,过往漕船商舟远远就能望到它,所谓“一枝塔影认通州”。

根据《规划》和《行动计划》,旅游通航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亮点之一。早在2019年10月,京杭大运河(北京城市副中心段)就正式旅游通航。已通航河道长11.4公里,沿途串联多处景点,便于游人观光亲水。对于剩余的28.6公里,当地将进行河道整治和两岸生态改善,预计明年6月实现通航。

通州区有路县故城、通州古城、张家湾漕运古镇等古迹点。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古城保护方面,将分类实施整体风貌保护工作,打造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文化标识区。

近日,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先行启动区一期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开始调度。遗址公园规划面积约113公顷,设计定位为“功能多样性、文化可视性的示范性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建设中,将以文物保护为主体,展现汉文化,以生态绿色为依托,再现汉代古城,以游学科普为特色,探索建立亲民考古游园。

中科院地理所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认为,开凿大运河是一个伟大创举。在改善区域交通与生产条件的同时,运河一直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造就了丰富的文化形态,培育了农业文明、水利工程、传统村镇、涉水习俗等。发展旅游是对运河文明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是实现运河文明当代价值的重要途径。以运河文明为纽带,加强沿线旅游目的地交流合作,对于重塑区域文化旅游格局、光大运河文明具有深远意义。

活力产业

北京城市副中心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时,将开放33片运动场 ,后续还将逐步实施冰雪嘉年华、水上运动中心、休闲垂钓乐园等户外体育项目。这传递出文化旅游的动感与活力。

文化旅游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功能定位之一。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州将创建北京东部首个5A级景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5A创建时间为2018年至2022年,以“三庙一塔”景区、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为核心区申创,重点进行大运河通航、大运河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大运河文创旅游产品开发等。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特色小镇项目建设方面,除了张家湾古镇,通州区正在努力打造台湖演艺小城镇、宋庄艺术创意小城镇和张家湾设计小镇。其中,张家湾设计小镇在空间上与城市副中心六环路“创新发展轴”和大运河“生态文明带”紧密联系,也是“城市绿心”向南拓展的组团,推动工业建筑结构与现代化办公、展示空间相融合。

在5A创建中,中长期将以“环球影城”为一基点,“大运河”为一长廊,有机串联各节点,形成现代时尚文明+古老文化遗产的两翼空间格局,未来5年到10年间,将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为全球知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就此,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智库专家张佑印建议,落实《规划》应突出四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考虑旅游发展的空间需求,从而使更多大众参与运河保护与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与科技融合,体现“古今相称,文化活化”,让大运河文化更具参与性、沉浸感;三是做好“景城一体”发展格局,既考虑对大运河自身的保护与开发,也加强周边城市、街道的管控,实现与大运河文化的契合;四是“向夜间要时空”,做好夜间业态的策划、利用。

2020-08-26 胡昊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0060.html 1 北京通州:塑文旅格局 展运河魅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