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6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武汉学知悟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岚:

被疫情逼出来的第N次转型

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下发通知,宣布自15日起,全国各省(区、市)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11天后,武汉迎来了跨省团队旅游重启后的最大规模外省团队。

其实,对于武汉学知悟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学知”)来说,重启键早已按下。

从4月底开始,武汉学知逐步复工复产,五一小长假迎来开门红。在景区限流的情况下,我们在武汉文科生态田园接待了200余组家庭。

说实话,这个团带来的收益不算高,但意义重大,因为赋予了同事们坚持下去的信心。武汉学知是幸运的。2019年底,我们通过并购拥有了700亩生态田园,没想到这成了帮助武汉学知渡过困境的“诺亚方舟”。

到目前为止,武汉学知的所有亲子活动都在这片营地开展。“户外面积广阔,自家营地更容易落实防控防疫规范”是吸引家长报名的重要原因。

这些年,武汉学知始终与学校、社会团体紧密协作,基本不做C端直客市场。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全面停止。从目前的形势看,即便9月正常开学,户外研学、实践活动等短期内也难以恢复。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我们还没有做好进入C端市场的准备,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一直以来,在武汉学知的业务板块中,亲子散客板块属于边缘市场。

专注亲子散客板块,可以说是武汉学知的第N次转型了。2008年学知首次转型,专注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型旅行服务;2013年,再转型进入研学细分市场;2019年第三次转型,从轻资产的服务供应方,变为重资产的资源渠道方。

这些年来,武汉学知一直在主动变化、适应变化、习惯变化,最后超越变化,打出自己的节奏。

疫情推动武汉学知加速进入直客市场。一个月之内,我们开发了三类共10款亲子产品,包括市内日间营、独立营以及省内、省外的独立营产品等。虽然名目众多,但其实都是夏令营产品,只是针对不同年段和需求予以细分。不放心孩子走得太远,家长们可以选择不住宿的城市走读日间营产品;希望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可以选择为期5天的三峡茶乡五峰独立营产品。目前,这些产品都已先后成团,其中又以日间营产品最受欢迎,已经发了3期团,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10款亲子产品,得益于过往的积累和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要做好这块市场不容易。以往,武汉学知的夏令营产品多以学校为单位出行,几百名学生一起出行,武汉学知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标准化服务流程。而现在专注亲子散客市场,面对的是两三位客人,需要花更大的气力维护客户,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

疫情的冲击,逼着武汉学知走出舒适圈,从B端进入更为广阔的C端市场。而真正踏入C端之后,我更加明确,B端依然是武汉学知发展的重点,B端背后的教育型旅游服务,仍将是武汉学知的主战场。不过,这并不是说要放弃C端,恰恰相反,这段时间的运营说明,只有依靠C端,武汉学知才能从多年的“业内好评”走出来,获得更为广泛的“大众好评”。

最近,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高效地区分信息并触达到对应需求的人群?在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时代,精细化运营的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当务之急,是要构建起一套适合散客的全流程运营机制,让每一步可控,进而打造可复制的增长。

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几乎就在同时,武汉学知也开始以劳动教育为主题,改造营地,研发课程。随着研学赛道日益拥挤,我们要迅速进入这条新赛道,继续领跑。

相对于研学,劳动教育的主题更明确,对空间资源和教育资源的要求也更高。武汉学知专注研学市场多年,且掌握着营地资源,较高的门槛反而会成为保持领先的壁垒。

虽然困难客观存在,但也正因为有难度,才得以拉开差距,在疫情常态化阶段,武汉学知一定能够超越变化,打出自己的节奏。

(整理:余乐)

2020-08-06 武汉学知悟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岚: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49441.html 1 被疫情逼出来的第N次转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