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玫
近段时间,54岁的“图书馆留言大叔”湖北农民工吴桂春与广东东莞图书馆之间的温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6月24日,在东莞打工17年、今年因疫情找不到工作而无奈选择回乡的吴桂春向东莞图书馆道别,在东莞图书馆看了12年书的他在读者留言表上写道,“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100多字的留言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引发广泛关注。随后,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短短几天时间,吴桂春找到了新的工作,回东莞图书馆办理了新读者证,住进了新宿舍。7月4日,“中国梦·劳动美——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全国职工主题阅读首场活动在广东东莞举行,吴桂春被聘为“东莞市职工书屋公益代言人”。
读书点亮梦想和希望
“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读书改变命运”,吴桂春的经历让人们重温了这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因为读书,因为图书馆,吴桂春的命运在人生最艰难之时发生了反转。
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去年推出的“我们都是追梦人——当代追梦故事征集”活动中,20多岁的在读硕士研究生郝苗苗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高中考大学考了两年,在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年她选择考研,但没能如愿考上中意的学校,后来,她下决心到北京寻找未来的方向。“那是一个周六的上午,我去国家图书馆看书,在北区的读者大厅看见了‘国图公开课’的宣传展板,了解到王宁老师的《汉字与中华文化》系列课程。回家之后,我就像发现珍宝一样把王宁老师的课从头到尾地看完了。从那时起,我坚定了准备报考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决心。是这门课带我走进了汉字的世界,也是这门课成为我梦想的起点。”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图书资源、人员、技术、管理等专业优势,在精准扶贫安置点为当地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开设“四点半学堂”图书馆,让书香润泽童年,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恩施州图书馆的做法得到了同行的积极支持和热心帮助,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山西太原图书馆不仅火速捐助,以解恩施州图书馆缺乏防疫物资的燃眉之急,还为“四点半学堂”的孩子们捐款,通过公共图书馆的资助,让缺少陪伴的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两馆还结成“对子”,共同为当地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提供服务援助。
知识服务惠及大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比上年末增加20个;图书总藏量11.18亿册,增长7.3%;全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流通总人次9.01亿,增长9.9%;全年共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9.57万次,增长9.3%;参加人次11786万,增长10.7%。
据报道,截至2019年底,在东莞市范围内共建立起1个总图书馆、52个分图书馆,400个村(社区)服务点、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2019年东莞地区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为1353.79万人次,也就是说东莞平均每天有3.7万人走进图书馆。图书馆为广大市民服务的同时,也成为“吴桂春”们的心灵港湾、精神家园。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曾感叹浙江嘉兴图书馆带给他的思想冲击。一个地级市的图书馆,一年举办5000场针对读者的文化活动,平均一天十多场。其中针对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从教老年人如何开关电脑、使用鼠标、用键盘打字开始,到怎样使用智能手机、怎样连接WIFI、怎样收藏微信图片、怎样用淘宝买东西、怎样用滴滴打车、怎样制作电子相册……群众需要用什么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图书馆就提供什么样的知识服务。从阅读推广到知识服务,图书馆的公共产品覆盖了线上线下、各类人群、不同场景的知识需求,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书香让旅途别具韵味
一位媒体同行向记者讲述了几年前她在陕西韩城偶遇司马迁图书馆24小时自助书屋时的心情,“晚上随意走走,很惊喜地发现了这个书屋,舒适的环境、安静阅读的人们,成为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之一。书架上介绍当地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的书籍、画册,让我这个过客兼游客消磨了一段悠闲又充实的时光。”
旅途中偶遇的图书馆,成为主客共享的文化空间,成为游人短暂栖息的精神驿站。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与景区、民宿携起了手。
浙江省台州市积极探索图书分馆进景区、进民宿模式,以及小橘灯阅读联盟进民宿模式,“椒江图书馆·海岛红色书吧”“温岭澜山蓝概念书屋”“仙居县图书馆任光阴民宿分馆”等,成为游客享受慢生活、慢阅读的好去处。
6月6日,重庆涪陵区图书馆816小镇分馆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区首家景区图书馆。这是涪陵区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创新举措。
6月16日,肇庆地区第一间“粤书吧”——肇庆市中游国际房车露营基地“粤书吧”挂牌揭幕,标志着肇庆市首个公共文化设施引入旅游行业试点正式落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今年在全省旅游景区、酒店和民宿等旅游行业开展“粤书吧”试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肇庆首间“粤书吧”由房车露营基地提供场地、装修并进行日常管理,纳入肇庆市图书馆总分馆制管理体系,由市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并负责统一编目及人员培训,围绕“房车文化”“旅游文化”拓展新型阅读空间。
更多图书馆分馆、新型阅读空间的不断涌现,将使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民众。“读书点亮人生”,无论怎样的路途,有书香相伴,都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