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30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财力保障是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定心丸”

□ 杨维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艺术创作扶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交流、能力建设等方面划分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经济建设易产效益、易出成绩的显性特征相比,文化建设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成效显现缓慢,这就导致一些地方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动力不足,不愿花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去抓文化工作,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这是应该值得警惕的现象。

上述方案将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将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确认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支出责任,确保基层群众能够在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以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享受到免费或低收费服务。为了不增加基层政府负担,该方案特别强调要合理划分省以下公共文化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将适宜由地方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上移,避免过多增加基层政府支出压力。国家的财力保障,不仅给基层党委、政府抓公共文化建设吃下“定心丸”,也将有力促进全国各地,特别是广大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2020-06-3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8305.html 1 财力保障是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定心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