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彪
据报道,6月26日,因在东莞图书馆留言而被全网热议的农民工吴桂春终于找到了工作,并于当天下午重新办理读者证。此前,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本上写下离别寄语:“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
今年54岁的吴桂春只上过小学,2003年来到东莞,靠在工厂打杂工为生。从2008年至今,已连续在图书馆读了12年书。对于读书的好处,用他自己的话说,不仅认识的字多了,了解的历史故事全了,而且“对我的性格、心态和眼光都有帮助,我现在不会脾气那么暴躁,看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平常心……”在图书馆度过的12年时光,吴桂春也见证了东莞的变化:城市越来越有品质,制造业发达、外来人口多、友善包容,饱含书香……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读书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幸福的追求。爱读书的人,不仅可以充实和提升自己,也往往会赢得他人的尊崇和感佩。
吴桂春就是一个鲜活的事例——他的留言字里行间透露的真诚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大家纷纷留言,“你永远猜不到一间实体图书馆能给一座城市带来的惊喜和温暖。”“您的言语,对我们而言,温暖又有动力,东莞图书馆等待着与您重逢的一天。”
吴桂春的留言温暖了一座城,这座城市的举动也感动了我们。“成年人生活艰辛,尚能努力向学,学生更要珍惜寸光阴。”读书人、图书馆、市民网友、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以书为媒,共同奏响了向上向美的旋律。读书可以是很时尚的,图书馆可以是很美的,“全城爱心挽留”更是彰显了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怀和品质。
以东莞图书馆为观察窗口不难看到,一座城市的品质就蕴藏在书香中。从2004年打造“图书馆之城”开始,东莞便以打造“学习型城市”为突破口,系统推进“全民阅读”工程。截至2019年底,在东莞市范围内共建立起1个总图书馆、52个分图书馆,400个村(社区)服务点、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这不仅为当地市民创造了更好的阅读条件,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读书学习的机会。诚如吴桂春说:他见证了东莞的阅读氛围日益浓厚,感恩书香东莞。
一个爱读书的人临别时“万般不舍”,一个有品质的城市“倾情挽留”,这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也提醒更多城市,要让公益图书馆惠及更多像吴桂春一样爱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