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才从2002年走出校门从事旅游咨询工作以来,先后供职于广州、北京和上海多家旅游咨询、策划和营销机构。17年中他走了全国30多个省区市、270个地市州、1000个区县市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1世纪初的近20年是中国旅游业从起步期向成长期演进,从入境游为先导向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并进,从速度和规模增长为主向速度、质量和效益协调增长提升的时期。在转型过程中,旅游新业态、新现象、新概念层出不穷。《旅游行思路》收录的60余篇文章记录了国才的观察与思考,如果把此书与《任在旅途之一:行走中国》一起阅读,大致可以看到这17年间他马不停蹄、走南闯北的创业足迹,也可以窥探他对旅游业发展轨迹的思考心迹。
粗读下来,国才的观察与思考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旅游产品与旅游目的地建设创新的探讨。如提出“4Q”(清洁的空气、宜人的天气、洁净的水汽、自然的地气)资源是第三代旅游资源,古镇旅游开发运营要努力做到“五态”平衡(形态、业态、生态、文态、神态),“互联网+旅游目的地”的新格局与新变化,主题公园、旅游小镇的建设与运行等。
二是对旅游业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思考。如提出影响中国旅游业未来十年的三大动能(服务创新、文化创意、科技创造);服务创新是中国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芯片;“文旅IP=知识产权+优质旅游+文化品牌”;“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互联网+”的支柱是互联网思维、技术、入口和速度的综合;“旅游+”的本质是服务,“旅游+”的三大支柱是“人本意识、诚信精神、开放思维”等。
三是对旅游转型路径创新的建言。如提出旅游发展要从增加游客人次到提高人均消费,旅游统计要从数量型的“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指标转向质量型的“过夜数”“人均消费”“重游率”指标等。
四是对外国旅游业的借鉴。如新加坡的发展道路、治国方略对旅游业的影响,新西兰与瑞士的乡村旅游,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多维度、立体式观光,美国的公路、游客中心、航空服务与博物馆运行等。在规模上已是世界旅游大国的今天,中国更需要以世界眼光审视自己,这一点更为必要。
以上几点虽然有待深化与完善,但是国才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有一番自己的思考。就文笔而言,本书文章大多短小精悍、朴实无华,可以一目十行、一目了然。在生活节奏急速、各方信息爆炸的今天,我更赞赏这种文风。
国才是一个性情中人,从事旅游咨询既是谋生之需,更是人生之乐,融工作与生活于一体。与家人逛杭州家居店,从宜家的人性化服务联想到中国旅游服务十个细节,可见他的专业眼光与职业精神。我历来认为,作为职业咨询人首先是一个会享受旅游的人,才能以旅游者的眼光与心态去出谋划策,为旅游从业者和游客提供货真价实的“点子”,而不是故弄玄虚的噱头。
说来也巧,国才走南闯北的17年,正是我退休赋闲的17年。与国才初识于15年前的北京,他南去上海后会面甚少,但一直关注着他的行踪与言文。近年来,借助“旅游百人会”微信群,几乎天天“见面”。我为旅游咨询业界出了这样一位年富力强、才思敏捷的后起之秀而感到欣慰,也为他目前所在的景域驴妈妈集团不断创新、蒸蒸日上的业绩而高兴。国才因遇到“伯乐”而施展才华,“伯乐”因得到“良驹”而更展宏图。
市场经济大海中的搏击终会人尽其才和群雄辈出。国才及他所在的景域驴妈妈集团及各路同行们坚持走“市场导向”之路,想市场之所想、急市场之所急、应市场之所需、解市场之所难,这是一条正确之路,尽管布满风浪与旋涡。新生代旅游创业者任重而道远,祝任国才们行稳致远,吾等老者当欢之呼之。承蒙不弃,应国才之嘱写了这几行,是为序。
(作者:王兴斌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旅游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