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0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福州:“村”游已复苏 攻坚作用大

□ 李金枝 本报记者 吴健芳

推出首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分发“福州乡村游首套自驾游口袋书”……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乡”约福州·一起“村”游——2020美丽乡村旅游季,吸引了不少游客。近期,在多项举措推动下,福州乡村旅游逐渐复苏。

旅游季体验多

“参观乡村古厝、零距离感受非遗,这是一次独特的乡村之旅。”福州市民张先生说。作为2020美丽乡村旅游季系列活动之一,仓山“非遗匠心体验游”直通车百人团近日首发。其间,游客参观了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林浦村、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螺洲古镇,观看了“闽剧”非遗表演等。

“此次美丽乡村旅游季活动是福州推动旅游业复苏和振兴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打造‘有福之州 幸福之城’乡村旅游名片的具体行动。”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此次乡村旅游季发布了十大主题30条线路,包括东海渔村悠然游、古厝庄寨探秘游、红色记忆感怀游等,涵盖了各县市区的精品乡村旅游点、特色旅游村,成为福州周边游新热点。

为方便游客,4月到6月,福州市开通了“上山下海,畅游乡村”10条乡村旅游直通车路线,全国医务工作者可携带一名家属免费乘坐,并发行“福州乡村游首套自驾游口袋书”,方便自驾游客体验“乡”趣。

乡村旅游季期间,福州各县市区策划推出各类配套活动。闽侯县举办“寻芳闽江滨,村游趣闽侯”活动;仓山区开展“世界有你·‘遗’见倾心”活动,并发布“世遗仓山”旅游线路,为市民、游客到福州乡村游玩提供更多选择和体验。

促乡村游升温

连日来,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系列政策和优惠措施,大力推广“康游福州”计划,助力乡村旅游升温。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的《关于促进文旅消费的七条措施》提出,鼓励福建人游福州,围绕“清新润肺”“健康养生”主题,推出温泉养生、乡村休闲等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复苏。同时,该局还联合市财政局出台了《福州市旅游民宿扶持奖励办法》,从规划设计、市场开拓、宣传营销、集聚发展、品牌提升等方面对民宿产业作出相应扶持,鼓励旅游民宿提升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民宿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旅游民宿品牌。

福州乡村旅游业者积极创新思路,不断推出各类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走到郊外、走进村里,体验浓浓的乡趣。

在闽清县白樟镇羊顺生态农庄,盛开中的月季花海吸引众多游客争相拍照。“现在,人们都喜欢到郊外踏青赏花。我们将不断推陈出新,让游客月月有花看,现场买花带回家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吃花瓣长大的‘玫瑰妖鸡’,真正体验乡趣。”该农庄负责人刘兴顺介绍。

罗源县桂林村沐禾生态园则创新服务,针对游客需求策划营造不同的聚会、游玩场景。“我们设置不同的消费场景,如年轻人喜欢野餐,我们提供网红野餐垫巾、野餐篮和网红蛋糕等;针对亲子家庭,提供农耕体验、瓜果采摘、动物喂养等服务。”该生态园负责人彭松金介绍。

助力脱贫致富

前不久,“扶贫路上‘莓’好时光”——2020首届福州(永泰)蓝莓文化节在永泰县云山村举办。节会期间推出自驾采摘活动和线路,蓝莓酒等深加工产品很受游客欢迎。“我们希望以小蓝莓助力大扶贫,打响‘永泰蓝莓’的品牌,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永泰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当前乡村旅游逐步复苏,福州文旅部门立足当地资源积极谋划,让旅游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实际上,这也是福州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果之一。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走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村发展道路,引导一批贫困村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带动贫困村推出乡村旅游产品,带动贫困户通过参与乡村游脱贫致富。

连江县梅洋村四面环山,村落依山伴溪而建,三潭十八景自东向西蜿蜒穿境,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这里生态自然资源丰富,有“梅花、梅溪、梅林”三宝,有福州“小江南”之称。但该村曾是贫困村。

在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帮扶下,梅洋村成立了党员脱贫攻坚服务队,改变了原先小而乱的种植养殖经营,推行“支部+合作社+党员+村民”发展模式,带动村民用土地、资金、劳务等多种方式入股;挖掘打造梅园、梅溪溪滨景观、梅林花海、风动石等特色景点,举办梅花文化节。

“以前我们卖自酿的蜂蜜都是各卖各的,销量很不稳定。”梅洋村村民刘培贯介绍,2018年,在村支部的指导下,我们村6户人家合伙成立了酿蜜合作社,主要负责生产好蜜,产品宣传销售由村里成立的旅游公司统筹负责。现在,每户人家一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

“我们积极发动村民开设特色农家乐和餐饮农庄,帮扶贫困户生产蜂蜜、青红酒等多种特色农副产品。如今,村民年人均收入可达1.6万元。”梅洋村党支部书记陈燕金说。

梅洋村是福州旅游扶贫的缩影。2017年以来,福州共投入省市资金896.47万元,扶助闽清县翁山头村、永泰县漈尾村等25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全市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893.92万人次,同比增长15.1%;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14.29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市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吸纳直接就业人数2.8万人,拉动间接就业人数37.15万人,带动农民增收15.61亿元。目前,全市32个旅游扶贫村、25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2020-06-1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9068.html 1 福州:“村”游已复苏 攻坚作用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