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门对外交流合作既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事工作大局,又是深化文旅融合、拓展海外市场的必然需求。近年来,各级文旅部门顺应全球化趋势,愈加重视海外市场拓展,积极推动文旅“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海外知名度。但囿于资源禀赋差异、交通区位不同以及城市的开放度和海外影响力,笔者认为在迈步起势的基础阶段,应丰富对外拓展的视野路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约资源,在推动配合、参与服务上下功夫,借势借力寻突破。
引领合作,激发动力。一是在政策引导扶持和创新服务上着力。发挥政府领导力,出台文旅合作协同办法和政策性措施,加大对入境游、包机游等奖励力度,简化兑现流程,大力扶持对外出口企业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文旅企业单位对外推广营销奖励力度。发挥牵头部门引领作用,凝聚部门合力,协同互补,变单一要素为多元要素,建立“文旅+项目库”。加强外事关联部门畅通共享,畅通公务、商务、文旅服务资源信息,研判境外资源市场。二是在建立合作共赢机制上着力。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共享宣传、商务、外事、体育、招商、教育等部门对外宣传交流资源。建立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宣传营销机制,联合推介,合作分工,各有侧重。鼓励涉外旅游企业与国外渠道建立多元沟通合作机制,拓展延伸渠道,形成行之有效的合作共赢体系。三是在文旅交流平台和项目库建设上着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营销项目库建设,构建目的地传播渠道、营销内容库以及目的地产品库、产品渠道、客户管理系统等全方位、一体化目的地宣传营销体系,动态管理,有的放矢,确保实效。
善抓机遇,借势借力。一是借势市中心工作主题推介。围绕市重点工作及外事活动,把握主题主线,主动融入融合,针对性开展推介招商,以特色地域文化为主打,在名人故乡、文化名城、华人居住集中地、世界组织机构所在地,结合当地风物人情,找准相通相似契合点,聚焦特殊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二是借势重大活动推介。紧紧抓住国家战略和重大涉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大机遇,主动参与,倾心组织,全力配合,以重大活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三是借力活动推介与外联性城市合作。统筹专场推介活动、宣传营销活动、旅游企业走访活动、文化交流活动、海外渠道商踩线活动等,将文旅宣传营销效益最大化。充分借助外联型城市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探索联合协作新路径,延伸链条,丰富产品供给,形成良性一体互动共赢发展模式。
拓展延伸,多元发力。一是发挥友好城市纽带和桥梁作用。充分利用友好城市合作发展资源要素,推动更多优秀文化团组赴国外交流展演,将地域文化、文创产品、特色地域美食等走出去,扩大在友城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二是发挥民间力量优势。善于借用民间力量、民间优势,开展国内外文旅宣传大使聘任,借助涉外企业、民间社团组织、国际组织和涉外企业商会外联优势,赋能文旅推介;欢迎港澳台文化旅游团体、文化名人访问访学,形成蝴蝶效应。三是拓展海外推广阵地。拓展海外媒体宣传渠道,线上线下结合;对外推出地域宣传片、宣传品、文创产品等媒介载体;发挥对外出口文化服务产品优势,赋予更多地域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立足国情世情,结合市情,牢固树立有法有度思维,以更高更开阔的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以文旅融合的新力量为对外合作交流做出新贡献。
(马荣华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交流和合作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