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6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文明出游 蔚然成风

□ 本报采访组

为做好假日期间疫情防控,创造安全有序出游环境,各地文旅部门、文旅企业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游客、旅游志愿者等积极参与,文明出游蔚然成风。

五一假期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五一出游疫情防控不放松 安全文明记心中”文明旅游提示,倡导游客自觉遵守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疫情防控制度,接受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分时限流、保持间距等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会同当地文明办,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短信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广泛的文明旅游宣传和提示。

假日期间,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积极引导游客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文明旅游规范,落实文明旅游主体责任。

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设备已消毒”“此凳已消毒”“请间隔1米以上”等提示信息随处可见,经过防疫安全服务培训的流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不断提示游客做好防护。景区还通过循环清洁、防疫消毒、设置废弃口罩回收专用桶等细致入微的措施为游客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

使用公筷公勺成为假日旅游新风尚。在湖南湘潭韶山景区内的多个餐馆,“请用公筷公勺”的宣传海报十分醒目,餐桌上摆放着公筷公勺,服务人员主动引导游客使用公筷公勺,游客也非常配合。“我们的公筷公勺有颜色区分,黑色筷子是客人自用的,白色的是公用的。”韶山宾馆餐饮部3号楼餐厅经理陈芬介绍说。据了解,景区所在的韶山乡有关部门五一假期为辖区内280多家宾馆饭店免费提供健康公筷。

旅游志愿者是假期旅游服务、文明宣传活动的重要力量。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引导游客避免过度聚集、帮助游客预约入园等成为旅游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各景区景点、旅游集散点,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做好服务,为游客假期出行增添温馨与暖意。

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下,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在全市各大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五一小长假前4天,该协会组织近200人次志愿者为2000多人次游客提供疫情防控、文明旅游、景区预约等方面的服务。在惠州西湖入口疫情防控服务点,当地文明旅游志愿者为游客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深圳文明旅游志愿者在各大景区及旅游志愿服务U站开展宣导活动,协助景区有序运营,帮助游客解决预约入园等问题。

在四川宜宾长宁县,40余名青年旅游志愿者在蜀南竹海景区、长宁高铁站、长宁高速路口等点位开展志愿服务。现场,志愿者们为游客验证健康码、测体温,发放文明旅游宣传手册。

在山东烟台南山景区,旅游志愿者配合景区做好文明出行宣传,帮助部分游客在现场进行线上预约。“景区工作人员把防疫宣传等工作做得十分细致,这次志愿服务对我们来说也是难得的体验和学习。”志愿者任娟说。据了解,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动500多名文明旅游志愿者,配合景区、文博场馆、星级饭店等单位做好疫情防控、文明旅游宣导。

在重庆,九龙坡区文化旅游志愿服务队走进各大节会活动现场、景区、文化场所、商圈等,提供便民咨询、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各地文旅部门持续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开展了“文明旅游 为中国加分——百城千景在行动”等活动,完善了游客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制度。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背景下,文旅系统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做好宣传引导,倡导文明旅游。

如何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进一步推进文明旅游?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表示,各界应以这次疫情防控为新起点,加强宣传和引导,强化文明旅游、健康消费理念,全面提升广大旅游消费者文明旅游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随地吐痰、不随处打喷嚏,用餐时自觉使用公筷公勺等,推动文明旅游进入新阶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旅游系翟向坤副教授表示,疫情防控期间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保距离等一系列要求的常态化,有助于引导民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进而推进文明旅游工作。

(采访组成员:王文华 刘宇艳 高慧 陈熠瑶 白骅 陈潜 李志刚 统稿:崔哲)

2020-05-06 李志刚 崔哲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8226.html 1 文明出游 蔚然成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