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5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巧手不停歇 非遗促增收

(上接第1版)协会会长曾剑君说,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工坊能创造4万余元的收入。“我们计划加大对成员的培训,另外想请一些设计师帮助我们设计品种多样的独龙族特色手工艺品,拓宽销路,增加收入。”

多举措谋发展

为提高非遗扶贫实效,各地也纷纷采取措施支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建设。

3月初,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前发放了2020年度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涉及传承人510人、资金342万元。此举旨在支持非遗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切实发挥好作用,支持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生产更多非遗产品,带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为打赢疫情防控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3月13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要求全省相关部门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支持全省各地特别是已摘帽的国家级、省级贫困县设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同时,将在传统工艺培训、产品设计、市场对接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成立传统工艺产品设计提升办公室,组织全省高校、企业专家点对点帮扶;引进企业,开展订单生产;依托非遗保护单位,在长沙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销售专营点等。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副局长张艳玲介绍,疫情防控期间,该局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线上培训,目前共开展培训30余期,已有剪纸和布糊画等4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80余名学员参加。目前,他们正积极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复工复产,并从非遗扶贫产品创新和扩大销路等方面推动“非遗+扶贫”工作。下一步,丰宁将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对“非遗+扶贫”工作的支持,继续开展集中培训;积极引进电商帮助工坊产品扩大销路,建立县级传统工艺专业研发团队,提升非遗扶贫产品档次,使其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

(采访组成员:王菀 罗赟鹏 高慧 唐仲蔚 王凯东 高越 执笔:王菀)

2020-03-25 王菀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2051.html 1 巧手不停歇 非遗促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