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5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志愿服务 义不容辞

(上接第1版)虽是第一次做志愿者,但多年带团中养成的职业素养让李文康对这份工作驾轻就熟。“我们对很多指示箭头、地点会更敏感,一看就明白。有时客人的问询还没表达出来,我们就知道他想问什么了。”李文康表示,有时客人难免稍有焦虑,但导游们的热情服务,让客人的情绪得到缓解。

因为现场要穿着密闭的防护服工作,呼吸不是很顺畅,与旅客交流时发声需要更用力,李文康的鼻子已开始脱皮,下巴也因大量出汗出现过敏症状。“想到医护人员要一连很多个小时穿着全封闭的防护服,我特别能体会他们的辛苦。”李文康说。

此次志愿服务,曹震主要为旅客提供现场咨询、翻译服务,帮助旅客联络衔接机场与酒店。除了语言优势外,在他看来,与人交流沟通是导游工作的常态,平时养成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等职业素质,都可以运用到这次志愿服务中。对曹震而言,唯一较有挑战的地方也是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工作。“防护服密闭性很好。白天很热,里面的衣服会湿好几次。有时夜里值班,气温较低,但现场不能开空调,就会觉得有些凉。”

“这些导游、领队真的是非常让人感动。”采访中,李健多次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虽然他们的工作因疫情中断,但他们奉献的脚步却并没有停止。从刚开始从国外购买防护物资捐赠,四处奔波协助游客回国,到现在在一线提供志愿服务,只要有需要,他们总是毫无保留地积极响应。”

“前几天大风天气,夜晚比较凉,第一个夜班被风吹得膝盖疼。熟悉环境和工作流程之后,我们就有了各种应对的小措施,比如站起来跺跺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给大家配备了羽绒背心,也派上了用场。另外,我每天除了吃饭的时候喝点热汤,尽量不喝水,穿着防护服上厕所也不方便。”朱恪景说。

尽管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挑战,但是参与防疫工作的导游领队都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正如朱恪景所说,“旁边有战友,背后有祖国。这就是我们的信念。”

2020-03-25 张宇 崔哲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2050.html 1 志愿服务 义不容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