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殿廷
蒙古国是一个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地、戈壁、荒漠草原和森林沼泽广布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320万。由于地广人稀,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旅游开发意义重大
蒙古国地大物博,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工业基础薄弱。其经济发展,第一靠矿业,第二靠农牧业及其加工业,第三就是旅游业。可以说,旅游业是蒙古国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发展旅游经济、意义重大。
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就会出现观光旅游,人均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旅游就会成为人们的生活需求。蒙古2018年人均GDP达到4130.7美元,从另外角度说,蒙古国国内旅游市场正在形成。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蒙古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游牧文化,使其坐拥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吸引力。
和其他国家相比,蒙古的最大优点是依然还保留着自然古朴的游牧文化。在越来越国际化的现代社会,许多人仍然认为蒙古国是个神秘的国家,所以很多旅游者想了解蒙古国的自然、生活与独特民族传统风俗等等。享受新鲜空气,欣赏自然风景,体验独特民俗风情,是世界游客到蒙古国旅游的主要目的。
1.生态旅游资源珍稀宝贵
蒙古最有吸引力的是它的自然生态资源,如世界自然遗产乌布苏湖盆地。蒙古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源远流长的蒙古国人民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吸引外国游客及发展蒙古国际旅游都极其重要。同时蒙古国所在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为发展骑射、垂钓、滑雪、爬山等各种体育娱乐活动提供了条件,这更进一步满足了大多数游客的需求。
2.人文旅游资源魅力无穷
人文资源和民族文化是蒙古的特色。蒙古牧民生活习惯、各种文化传统和富有浓郁民族特点的庆祝和表演活动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主要包括文化遗址、民族文化与风俗、奇特的建筑、那达慕等等。其中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13项,如马头琴传统艺术、蒙古族民间长调、蒙古民族节日那达慕。此外还有3项世界文化遗产蒙古阿尔泰山岩画群、鄂尔浑峡谷遗址和布尔汗哈勒敦山及其周围祭祀地。
蒙古国全年节日众多,充满民族特色,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活动是春节、那达慕、骆驼节、冰雪节、骑马比赛节、参观鸟日、鹰节等活动,其中很多活动是可以免费欣赏的。
3.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形成诸多著名旅游地
蒙古国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有特点,适合开发系列旅游产品,逐渐形成了以首都乌兰巴托为主的诸多旅游胜地。
蒙古国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当然是首都乌兰巴托。乌兰巴托旅游基础设施完善,豪华酒店和餐厅、娱乐场所、博物馆等应有尽有。
其他旅游胜地还有哈勒和林遗址,曾是蒙古国古代首都。建于1586年的额尔德尼召,是蒙古第一个喇嘛教及佛教中心,其周围的108塔举世闻名。哈勒和林是蒙古国最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古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蒙古国还有多个自然、历史和文化融合的旅游胜地,其中最吸引外国旅游者访问的原因包括,Hovsgol湖最纯净的水和自然观光;Orkhon盆地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戈壁地区的自然和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阿尔泰高山系统反映多民族的风俗和文化特性。
现代旅游业刚刚起步
相对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史,蒙古的旅游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蒙古才开始有了旅游资源的初步开发,目前很多地区仍处于未开发状态。近年来,蒙古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蒙古国开始制定并实施通过加大旅游业的发展来大幅度提高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占比的发展战略,旅游业成为优先发展产业,2017年,蒙古国接待国际游客186.45万人次。
1. 旅游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目前,蒙古旅游基础设施总体发展并不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旅游保障系统亟待建立。
(1)交通设施
公路交通方面,蒙古没有高速公路,全国大部分旅游地区的道路就是草原上汽车来回形成的土路,道路建设相对滞后。
蒙古首都只有一个机场,接待能力不足。国际航空直达北京、呼和浩特、大阪、东京、首尔、柏林、莫斯科这些城市。目前,新的国际机场正在建设中。国际航班的条件良好,但价格较贵,航线少,航班不足。此外,最困扰游客的是,很多旅游目的地无法直达,需要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铁路只有一条主线,贯通蒙古国南北。火车沿路的旅游景点很少,到达景区需要换乘交通工具,在旺季很难买到火车票,而且车速慢、坐车时间长。
(2)住宿设施
目前蒙古国范围内有360多家国际饭店,其中68家星级酒店,340个旅游营地,其中有80家星级营地。住宿设施主要集中在首都,旅游旺季严重不足,且价格贵。
由于蒙古国适宜旅游的季节主要在夏季,夏季气温较高,旅游者对酒店热水供应的稳定性与用电不满的投诉较多。市内的酒店条件、服务与环境良好,但价格昂贵,不大适合自助旅游者与大型团队旅游者使用。
(3)餐饮设施
蒙古国餐饮服务较为完善,有很多来自各个国家的特色美食。目前,蒙古国特色风味的连锁店餐厅越来越多,西餐连锁店也发展迅速,一些知名的国际餐厅也加大了蒙古国市场的开拓力度,比如Modern Nomads(现代游牧)餐厅、斯里兰卡风味自助餐厅等。这些餐厅的服务质量与就餐环境都很好。此外,因近年来蒙古国旅游业的发展较为快速,很多餐厅仓促营业,就餐环境比较差,特别体现在洗手间数量的不足和卫生的糟糕,甚至有些餐厅并没有取得相关的营业资质,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得到改善的问题。
(4)休闲娱乐设施
蒙古国的娱乐场所比较少,而且标识基本是蒙语,没有导游帮助的非团体旅游者很难了解在哪儿买票、票的价格以及表演内容,从而无法欣赏到精彩的表演,也使得这些娱乐场所很难吸引到更多的游客。随着近几年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景点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此外,门票定价不合理、环境污染问题、垃圾桶数量不足以及乱扔垃圾等,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2.政府支持亟待加强
旅游业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其明显的经验是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海外市场营销等方面,需要国家政府的作用。国家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主要有补贴、优惠贷款、贷款担保与税费减免等。此外,出入境手续的便利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和旅游投资环境的改善等,也是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的。
签证是制约蒙古国入境旅游发展的问题之一,外国游客在办理入境签证时需要提交的资料过多,办理手续过于复杂。
3.服务质量和能力亟待提高
当前蒙古国医疗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具有医疗资格的人员少,尤其在乡村与草原区域,应急能力差,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自然地理和气候问题也是影响旅游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蒙古国因天气问题导致航班推迟、暴雪原因导致公路堵塞的现象比较常见。
旅游代理商数量和质量不足,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尤其是缺乏国际化的旅游代理商。从事旅游业的专业工作人员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导游外语能力和导游经验的不足,旅游路线安排不合理和各环节衔接不足,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旅游业培训机构专业程度不够,培养出的人员达不到市场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旅游市场的服务质量,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4.生态环保亟待加强
蒙古国地处高纬度,西北部以山地为主,东南部为广阔的戈壁。这些地区环境比较脆弱,受到破坏之后难以恢复。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缺乏有效的保护,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比如蒙古国独特的游牧文化,由于很受游客欢迎,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自驾车在草原上任意行使,严重影响了自然草原的生长和修复,导致草原破坏严重。同时,蒙古国历史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充分有序的开发,有的利用不足,有的过度商业化。
基于上述,可以说,蒙古国现代意义的旅游业刚刚起步,旅游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亟待加强。
(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吴殿廷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