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2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毋建国:39年坚持讲好陕西故事

毋建国给外国客人讲解中国传统文化 被访者供图

□ 潘显福

“导游这个职业是可以当作事业来干的。我们国家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陕西西安有这么多的名胜古迹,对于导游来讲是一个多么好的平台。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够通过这个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日前,在由陕西省旅游协会主办的行业最佳导游评选颁奖典礼上,最佳成就奖获得者、年近七旬的法语特级导游毋建国这样告诫年轻的导游们。

1950年出生的毋建国,毕业于广东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最初在四川一家科研单位从事资料翻译工作。1981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毋建国回到陕西,在西安国际旅行社当了一名法语导游。后来,通过考试成了高级导游,又被评为国家特级导游,入选国家级导游师资库。

做了39年导游,毋建国最为骄傲的是,他的名字作为中国最好的5位法语导游之一,被写进了一本法国介绍中国旅游的书里。

毋建国说,要做一名好导游,必须把传统文化融合到讲解当中。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把陕西故事讲好。他率先在全国提出了职业型导游、文化型导游、学者型导游的概念。建议同行都要做文化型导游,尊重文化,有自己的思考,在讲解中体现出文化品位。

多年来,他坚持学习传统文化,研究中外文化的差异性,还经常编写教材、做讲座,以培养新人。他结合工作实际编写的《汉景帝杨陵——黄土、色彩与火煅烧的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导游鉴赏》两本书,成为全国导游考试的参考资料。

毋建国常说,中国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外国客人来了,我们不能让他什么都没记住就走了。讲解时,他善于抓住不同客人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客人真正理解文化古迹背后的故事。“一般人讲兵马俑,会讲到兵马俑是哪一年发现的,有多么了不起……我讲兵马俑,会告诉客人制造兵马俑的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帝国,他统一了文字,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沿用,是真正的了不起。”毋建国的讲解受到很多外国客人的称赞,都说他不像是导游,更像是教授,是哲学家。

毋建国给外国客人讲得更多的还是新中国的发展,讲改革开放的成果,讲普通老百姓家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外国客人看到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每当外宾竖起大拇指,我就感到无比自豪。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更应该讲给全世界知道。”毋建国说。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反映在毋建国的个人爱好上。他用10年时间,收集了西安旧城改造拆除的门窗、家具、拴马桩、石狮子等物件,整整装了34卡车。然后,他在华山脚下建起了一座传统庭院特色的私人博物馆,供客人免费参观。毋建国说:“西安越来越漂亮,到处是高楼大厦,这些传统的东西丢掉可惜了,能把它们多保留一点,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外事无小事”是毋建国始终坚持的工作准则,他热情耐心的导游服务赢得了外国客人的信赖。在一家法国旅行社提供给客人的中国旅行计划书上印着这样一段话:在中国西安,你们会遇到一位姓毋的导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拒绝他的任何建议,因为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导游。

“我还能跑得动,还能把陕西的故事多讲几年。”退休10年了,毋建国一直被原单位返聘继续带团。从事导游工作以来,累计接待的外国游客不少于4万人次。“70岁以后,我的人生规划是把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梳理出来,继续为旅游事业尽一点微薄之力。”

“旅游是一个享受文化的过程,我们在给客人讲解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讲好。”

——毋建国

2020-01-02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3276.html 1 毋建国:39年坚持讲好陕西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