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江绿道上跑过马拉松,顺着紫金山绿道在夜里爬山,绿道沿途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江苏南京跑步爱好者从龙凤说。据了解,早在2013年,南京便启动了以江南“一江三环五带”、江北“一江一环两带”为总体架构的绿道规划建设。2017年,南京制定并启动《南京市绿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旨在推动打造“幸福都市、人文都市、绿色都市”。随着规划建设日趋成熟,绿道正成为市民、游客共享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

休闲健身“生态道”

南京市玄武区环紫金山绿道植被葱郁,跑步锻炼、骑行漫游、散步遛娃的人随处可见。南京市民黄先生说,绿道沿途有驿站、厕所,每隔一段距离还有座椅,闲暇时和家人在这里走走停停,很惬意。

据了解,环紫金山绿道是由中山陵园管理局和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共同打造的,总长度约25公里。至2018年年底基本建设完成,已建成绿道始于板仓街49号,串联琵琶湖公园、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环线、环陵路、岔路口、老宁栖路,直至空四站。

环紫金山绿道沿途的标牌,清晰标注着沿途景区(点)距离,以及距下一个驿站、卫生间的距离,方便市民、游客规划行程。绿道入口及附近地铁口均设有自行车租赁点,方便市民、游客在绿道骑行。

南京秦淮区的绿道建设为当地居民带去了切实的“生态福利”。年已七旬的秦淮区居民汪先生见证了明御河绿道建设前后的巨大变化,“以前这里环境不好,河水还有一些味道。现在绿道建设好了,河水经过治理清澈了许多,我每天都来这里散步锻炼。”

文旅融合“精彩道”

南京西玉带河健身步道入口处设立的标志牌,造型设计以古韵秦淮为基调,配合沿途的白墙青瓦、花格窗以及融入秦淮灯彩造型元素的路灯,展现了秦淮文旅特色。

据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科长赵嵘介绍,秦淮区的健身步道环绕“一城一河”,串联起内外秦淮河、明城墙、老门东、夫子庙等景区(点),沿途设有游船登船口,市民、游客可随时实现“水陆”畅游内外秦淮河,感受六朝古都的历史文韵。借助步道,秦淮区还组织展开了诸如秦淮城墙马拉松等活动,让更多人在运动中感受南京城市魅力。

南京幕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彭程表示,南京滨江风光带幕燕段绿道的建设开放,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进幕燕滨江风貌区,原来“藏在深闺”的燕子矶、幕府山、达摩洞等由此被游客了解。

基础设施齐全了、环境好了、人气旺了,风貌区在推动文旅融合上倾注更多精力——立足传统文化、依托绿道资源,南京在幕燕滨江风貌区举办了首届中国南京国际登高节。其间,吟诗作赋、赏花饮酒、重阳诗会、汉服角色扮演等活动深受参与者喜爱。彭程透露,今年下半年,滨江风光带幕燕段绿道周边还将种植5000株樱花,打造临江赏樱的浪漫景观,更好满足市民、游客的文旅需求。

乡村振兴“致富道”

“家乡发展得好了,如今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乡干事创业。”南京高淳区陇上村村民朱良金笑着说。而这一变化离不开“慢城绿道”的建设。

据了解,绵延数百公里的高淳区“慢城绿道”串联起漆桥老街等景区(点),贯通了东坝特色田园乡村、漆桥田园综合体等多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沿途还设置了丛林穿越、烧烤区等休闲体验项目。

沿着“慢城绿道”游高淳,游客获得独特体验的同时,也为百姓带来了财富。在“慢城绿道”等基础设施的共同支撑下,2018年,高淳区实现旅游收入120.8亿元,累计接待游客1071.5万人次,新增游客百万人次,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实现了20%以上的年均增幅。

南京江宁区坚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绿道建设工程,成了进一步打通农民致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据江宁旅游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江宁绿道包括总里程约100公里的美丽乡村循环线和45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串联起牛首山、银杏湖、黄龙岘、石塘竹海等多个景点及16家驿站。以金陵茶文化村黄龙岘为例,该村直接吸纳了500多名村民、大学生就近就业,间接带动了周边近1000人家门口致富,拉动了美丽乡村生态循环线沿线村民5000多人参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