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春节假期,北京市100余家博物馆开门迎客。其中,中国考古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除夕不打烊,整个假期全部开放。

近期,全国多地博物馆等文博场所陆续发布春节假期开放安排,假期延时开放几乎成了规定动作。比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都是除夕闭馆,初一到初八正常开放。

博物馆春节不打烊,是博物馆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行动。春节假期,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通过文物展览展示传播历史文化,更好诠释春节文化内涵。同时,也说明了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的吃好穿好玩好,到如今的“博物馆里过大年”,公众的过节观念已经从物质层面向更高的精神层面转变。

山西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 王文华 摄

“博物馆里过大年”,群众有期待,官方有回应,可以说这是一次完美的双向互动。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通知,对“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做出部署,提出鼓励各地博物馆统筹多方资源,策划推出以春节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展览、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体验活动和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营造浓郁热烈的节日氛围,丰富春节期间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同时要求,各地、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规范延时开放模式,更好满足春节期间公众文化需求。

博物馆不只是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更是重要的文化普及阵地和文化教育场所。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应突出其公益性和开放性。相比于平时的开放,博物馆在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开放,意味着广大公众可以更方便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春节期间,全家到博物馆逛一逛、看一看,过一个有文化味儿的年,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需要提醒的是,公众也应做到文明观展,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