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冯伟是幸运的。虽不像贾宝玉那样衔着通灵宝玉降生,但生长在寿山石艺术世家的他注定与石头结下不解之缘。

冯伟,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冯伟的祖父——冯久和,是现当代著名的寿山石雕刻大师,父母也都从事寿山石雕刻,其母吴美英是研究、鉴藏寿山石的资深专家。由于是五代单传,冯伟自出生起,祖父和母亲都下意识地培养他,希望他将冯门雕艺的薪火延续。祖父亲授雕刻技艺,母亲教授识石辨材,双管齐下,相辅相成。

《惠风和畅》 寿山荔枝洞石 冯伟、冯久和 作 “拾象”供图

虽然冯伟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但他并没有舒舒服服地躺平。恰恰相反,他比别人更勤奋。不只是为了薪传,还是为了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在反复磨砺与雕琢中,观照自己的内心。

形影不离 心手相传

冯伟是为石而生的。他的出生,为冯门雕艺的传承带来希望。从懂事起到成家前,祖父总是把冯伟带在身边。不论是创作,还是吃饭睡觉,祖孙俩都形影不离。所以,在冯伟的记忆里,祖父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冯久和与冯伟探讨雕刻创作 “拾象”供图

冯伟的童年几乎没有玩具,而是祖父雕刻的各种花果虫鸟以及各式各样的石头和刻刀。他最常去的地方是寿山乡,只要一有空,母亲就会带着他爬矿洞,认石种。矿洞往往促狭逼仄,阴暗幽深,必须举着白烛进入才能看清。

《映日荷花别样红》 寿山高山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每次爬矿洞,都是玩心跳。他曾爬过一个长达200多米的矿洞,爬到一半时,突然“砰”得一声巨响,至今回想起来还让他很后怕。他常常感到疑惑:别的孩子都在玩,为何我不能?毕竟是孩子,贪玩是天性。更何况,学艺是一件苦差事,心生抵触抗拒,在所难免。

《裹甲怀仁济众生》 寿山老岭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裹甲怀仁济众生》(局部) “拾象”供图

冯久和虽望孙成龙,却不揠苗助长。“聊天,磨刀,画画,或者叫我随便刻个东西。有时,他让我跟着师兄们刻,然后再对比看看我刻得像不像。”在祖父的循循善诱下,冯伟拿刀的手越来越稳了。

《苦尽甘来》 寿山老岭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在指导创作时,冯久和不苟言笑,即便是冯伟刻得再好,祖父也很吝啬笑容。在他的记忆中,祖父曾经发过一次大脾气。17岁那年的某天,冯伟在创作,祖父一如既往地在旁边看。有处细节的刀法,祖父反复强调了多遍,可冯伟仍不长记性。一气之下,祖父直接把快要完成的作品扔到楼下去,碎了一地。这一幕,令冯伟终生难忘。

《金秋菊黄蟹正肥》 寿山水洞高山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从没见过他发这么大火。他可是出了名的爱石如命,哪怕一块边角料都会认真对待。”尽管事后冯久和很懊悔,但着实给冯伟上了很关键的一课:不同于可增可减的雕塑,雕刻的每一刀都要深思熟虑。

《合家欢》 寿山二号矿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其实,在冯伟的成长历程中,冯久和不只是师父,还是人生导师。祖父常叮嘱:“既然学了雕刻,就不要轻易放弃,手艺是能受用一辈子的。”就这样,大手拉小手,在无数个刀起刀落、石屑飘飞的日常,祖孙相伴走过了十多年。

刚刚创作完成的《苦尽甘来》 “拾象”供图

“那段时光是最幸福的。跟他同吃同睡,他的生活方式就是我的生活方式。一切,单纯而美好。这样的日子,要是再多几年就好了。”忆起与祖父相处的时光,冯伟感念不已。纵然是冯伟成了家,祖孙仍住同一小区。“每天中午和晚上,他都会站在窗边,看着我进进出出。他想让我去他那儿的理由,一直都是‘我这里有几本书,你拿回去看看’。”

《山水待知音》 寿山芙蓉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冯门新传技进乎道

学寿山石雕刻手艺,通常要先从磨刀和修光这两项基本功开始。磨刀,修光,其实是心性。可是,冯久和却不走寻常路:直接教冯伟打坯,一下子“从小学跳级到大学”。“他说他就像窗边的蜡烛,随时会灭掉,留给他的时间已不多。”祖父要尽可能快地将毕生技艺传授给冯伟。

《洋洋得意》 寿山坑头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冯久和“功力”深厚,对自己欲塑造的形象总是成竹在胸,故下刀如有神,行云流水,游刃有余。“他在创作时,石粉是从不吹掉的。等粗坯成形、吹去石粉的瞬间,令人惊艳!”祖父的绝活,如庖丁解牛,一气呵成,让冯伟深感震撼。

《梅雀争春》 寿山芙蓉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照顾整体,不分砂肉,取舍有度,不破不立”正是冯门雕艺的精髓所在。冯伟创作的曾获得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金奖的《争艳》(又名《梅鹊争春》)就深得祖父真传。作品材质系芙蓉石,取俏红、黄、白,刻腊梅、雀鸟,白色及保留的石皮,则化作皑皑白雪。整体构图疏密有致,抑扬顿挫,疏则清朗通透,却不空泛,密则紧凑有序,却不繁杂。寒梅傲雪,喜鹊啭枝,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雀争春》(局部) “拾象”供图

寿山石雕刻,讲究“因石赋形”“因色取巧”“因材施艺”,雕艺的施展,正是建立在对石头形状、颜色、纹理等特性充分了解与精准把握的基础上。在冯家人眼中,世上没有不好的石头,就看要以什么样的眼光去审视。砂质、裂格等瑕疵,宛若胎记,是辨别石种的重要标志。冯久和惜石如金,再小的石头都能刻成精品,更没有“废料”的概念。

《福星高照》 寿山水洞高山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他特立独行,要刻别人刻不了的石头,通过技艺重构石材价值。比如,遇到棉砂,大多数人会去掉。他则不厌其烦地将砂磨平磨亮,如神来之笔,巧妙地融入作品。”这是惜材,更是一种敬畏。冯伟也“遗传”了这一精神基因,他有一金鱼珊瑚摆件,几乎就是在绵砂质地上材质上雕刻而成的。

《鱼跃潮头向未来》 (局部)寿山水洞高山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鱼跃潮头向未来》(局部) “拾象”供图

“刻画细腻,诗情画意”则是冯门雕艺最鲜明的艺术特质,即使是方寸大小的人物,从肢体动作到面部表情都刻画的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冯伟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诗句命名,即“诗化的石雕,石化的诗歌”。

《独归松径深》(局部) 寿山坑头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就是晚唐诗人杜荀鹤诗意诗境的具象化。作品构图精巧,明暗对比强烈,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技法以圆雕为主,高浮雕为辅,运用类似国画工笔的笔触,生动刻画竹、石、花叶、禽鸟、流云等景物,姿态万千,动静相宜,活泼热闹。

《金碧冠缨彩绘衣》 寿山芙蓉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以心为刀镌刻人生

匆匆卅余载,曾经的青葱少年,如今已是年届半百。雕刻,从最初的抵触,到如今已完全融入冯伟的生命,融入日常的每一个当下。热爱,让他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正如冯久和所说:“当你真正爱上石头的时候,吃饭,睡觉,走路,都会也都应该在想。”

《一念花开》 寿山二号矿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有人问冯伟:“你家底已经很殷实,还这么拼干吗?”就连祖父也心疼他“别太辛苦,该休息就休息吧。”“爷爷并非天才,但他比其他人更勤勉。每天凌晨4点,他就起床看石头,睡觉也是把石头放枕边,比别人多花好几倍的时间。他尚且如此,我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足下乾坤》 寿山芙蓉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苦瓜是冯伟作品题材的标签。雕刻苦瓜,正是他对“刻苦”的理解,也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冯久和绝技之一是以刻花果见长,自幼跟祖父学艺的冯伟,对花果的雕刻技法自是轻车熟路。

余卫平与冯伟交流 “拾象”供图

苦瓜与花果,形殊质同。创作用的材料则以不怎么被待见的老岭石为主。除材料获取相对容易外,“不亏待每一个石种”是冯门心照不宣的“家训”。“尤其是原石资源日渐匮乏的当代,每一块石头都要物尽其用,不辜负大自然恩予的珍贵礼物。”

老岭石虽粗鄙,色彩却很丰富,绿、黄、白、黑、红、紫,不一而足,适合雕刻造型各异的苦瓜。

《硕果累累》 寿山老岭石 冯伟 作 “拾象”供图

苦瓜,外形长圆,表面有瘤状突起,爬满皱纹。所以,在大多数人观念中,不论形象,还是内涵,苦瓜都不太讨喜。殊不知,苦瓜深具“不传己苦与他物”的高格,有“君子之德”“君子之功”。它完全成熟后,青皮转为金黄,瓜瓤中的红籽甘甜爽口,故苦瓜又称为“甘来果”。

《硕果累累》(局部) “拾象”供图

苦尽甘来,像极了人生,在冯伟的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很多时候,他把雕刻苦瓜当作倾诉与宣泄情感的渠道,是为自己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尽在一刀一划中。多年来,他刻的苦瓜不下千件,每一件都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

他雕苦瓜,亦镌刻人生。他藉由面前的石头,藉由手上的刻刀,观照内心,直抵本真。

(本文作者:余卫平,教授级高工,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