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冰雪季,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沿江镇民兴村的松花江敖其湾滑雪场内一派热闹景象,游客尽情享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郊区是佳木斯最大的市辖区,横卧松花江下游两岸,三面环抱佳木斯市区,是佳木斯的城市后花园。近年来,郊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住旅游需求从自然风光游向度假体验游转变的契机,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聚焦乡村微度假、做活城市大休闲,郊区着力打造黑龙江省东部区域休闲度假中心。
赫哲文化游焕发生机
去年年底,在郊区敖其镇赫哲村举办了一场民族团结杯趣味运动会,郊区6个民族村的14支代表队300多人参赛。
赛场内,选手比拼热火朝天。赛场外,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一边观赛,一边品尝当地美食,参与知识问答、舞蹈展示等互动环节。有游客兴奋地说:“很开心能参与这样一场运动会,这是此行的意外之喜。”
近年来,郊区依托独特的赫哲族文化,推动乡村旅游走深走实。
赫哲族曾经是以渔业为生的民族。赫哲村是赫哲族聚居地,共有赫哲族人口104户、326人。
去年建成的佳木斯赫哲文化艺术中心是国内较大的赫哲族鱼皮技艺展馆,集培训、展览、旅游于一体。去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
在赫哲文化艺术中心,63岁的黑龙江省级赫哲族鱼皮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华正在制作鱼皮衣,四周围满了游客。马华从事赫哲族鱼皮画技艺研究已经20多年。
到赫哲村学做鱼皮衣是赫哲文化艺术中心推出的一项体验性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它不仅是一件服饰,更是赫哲族历史文化的鲜活见证,凝聚着赫哲族人民的智慧。”观看马华制作鱼皮衣后,湖南游客小赵说。她本来是奔着滑雪来的,没想到能在这里了解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她为赫哲族人民的智慧所折服,“冬季的郊区别有风情,这次旅游太值了”。
如今,赫哲村已经形成了一个集赫哲族鱼皮制作、展示、研学、销售为一体的民俗体验游度假区,去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冰雪体验游热潮涌动
松花江敖其湾滑雪场是郊区唯一一家滑雪场,2023—2024年雪季,累计接待游客4万人次,营业收入550万元,同比增长27%。
“去年,我们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冬令营活动,接待研学团千余人次,不仅吸引了本地游客,还吸引了周边地市和省外游客来滑雪度假。”敖其湾滑雪场经理姬鹏宇介绍,“今年冬天,面向佳木斯市及周边市县,我们与旅行社合作研发了3天2夜冰雪旅游新品。这个雪季,我们还将举行‘我在敖其湾看亚冬会开幕式’观赛活动以及书法展、赫哲文化专场文艺演出等,让游客玩得好、尽兴游。”
冰雪旅游始终是郊区乡村旅游的重点。佳木斯市郊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孙大江说:“今年冬天,郊区建设完善了冰雪游乐园、冬季露营地、赫哲雪村等旅游业态;策划了全市青少年滑雪趣味赛、大学生冰雪运动会、雪地足球赛、少数民族冬季冰雪趣味运动会等。同时,围绕‘郊野冬趣’主题,宣传冬季旅游攻略、节庆活动及精品线路,用优质的服务为游客营造舒适的冰雪旅游环境。”
农业研学游成效显现
冬日,万庆稻田公园蔬菜采摘大棚吸引了不少游客采摘各种颜色的小柿子,草莓大棚内,红草莓、白草莓让人垂涎。
近年来,郊区围绕“乡村旅游 自在郊区”品牌定位,聚焦农耕文化、现代农业,大力推广农旅融合产品,农业研学游取得新成效。万庆稻田公园、滨湖采摘园等园区逐步拓展产业链,打造精品休闲农旅产品。万庆稻田公园精心设计农业研学游产品,设置了玉米体验区、农作物收获体验区、果蔬种植体验区、豆浆研磨体验区等8个活动场所,去年举办了20余场次农业研学游活动,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坐落在佳木斯市郊区四丰镇的滨湖山庄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私家DIY特色小菜园、绿色无公害蔬菜自由采摘区、大型花海观赏区等,建设了餐饮娱乐大厅、特色小木屋、大型娱乐区、儿童自然教育试验田等。去年营业额约300万元,带动本地村民20余人就业。陶家村村民陈秀艳就是其中一个。“我在山庄工作3年了,收入稳定。不用外出打工就能赚钱,日子很有盼头。”陈秀艳说。
入冬以来,滨湖山庄的农家菜、铁锅炖等备受游客欢迎。“这里的食品是纯天然的,吃起来特别有味道,家里聚会我们总爱来滨湖山庄。”游客李女士说。
未来,佳木斯市郊区将继续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指引,将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深度挖掘少数民族、生态、冰雪等特色资源,激发特色文旅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