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橙黄橘绿的时节,沿着龙泉山脉的走向,我们来到乐山市井研县蒲亭画村,探索这里农民画一纸风行的秘密。
来之前了解到,井研农民画是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曾进京参展,远赴海外,在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声名远播,为井研县赢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桂冠。而我们将要探访的蒲亭画村,则是井研农民画的集中代表和闪亮名片。
“蒲亭”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此地曾置蒲亭县。蒲者,蒲草也。亭者,驿亭也。说明那时这里地处荒凉的驿道。隋开皇年间,此地“凿井煮盐”,因盐兴县,因而更名为井研,但“蒲亭”之名却保留下来,成为今天农民画村的名字。
抵达井研县城,迎着阵阵沁人的橘香,我们直奔蒲亭画村。驻足村口望去,只见一道长长的水上栈道,斗折蛇行在画乡风景之中。行走在仿古栈道上,平阔的田园在身边铺展。一块块收割后的五彩稻田,裸露出浅浅的水面和枯黄的稻桩。稻田之间镶嵌着明净的池塘,不少残荷写意画般倒映在碧池中。池塘边长满菖蒲、芦苇和一些不知名的水草,时令虽已入冬,但仍草色青葱。田园两边横亘着两道浅山,松林茂密,苍青如黛。山坡上有两片丰茂的橘园,甜香的果实正挂满枝头。青山脚下溪水涓涓,两座玲珑小桥横跨溪上,一架水车转动在溪边。三五只白鹤在山水间翩翩飞舞,或站立在稻田中悠闲觅食,成为这幅山水画轴的神来之笔。
穿过蜿蜒的水上栈道,一座秀美山村出现在眼前,屋舍俨然,粉墙碧瓦,绿树环抱,曲径通幽。目之所及的农家墙壁上,装饰着若干农民画,无声地告诉我们:蒲亭农民画村到了。走近去欣赏墙上的画作,只见它们或表现丰收喜悦,或宣传良好家风,或歌颂美好生活,共同营造出一片清新欢悦的氛围。从淳朴的自然村落到今天的农民画村,蒲亭的美丽蝶变令人感慨万端。
行走在这个农民画创作基地,先后参观了文化广场休闲区、画韵乡情艺术区、农民画研究院、农民画创作室、农民画展示厅、农民画形象店等,并在这些功能区中,看到了农耕文化和城市休闲内容的融合。人们徜徉在画村,不仅可观叠水瀑布、游森林步道、登观景平台、逛蒲亭公园,还可到果园里采摘甜橘蜜柚,在节庆广场和足球场上尽情撒欢。走进美丽的蒲亭画村,我有一种梦中的感觉。或者说,我找到了梦想安放的地方。
节庆广场边花木环绕,正前方戏台高筑,这就是吸引八方游客的田园剧场。古色古香的整体建筑,传统样式的乡村戏台,让我们穿越回久远的时光。此时,两个民间艺术团队正在戏台上表演,锣鼓声喧,戏曲飞扬,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戏台两侧展出了若干农民画代表作,摆放着几尊农耕文化雕塑,共同阐释着蒲亭画村的民俗文化内涵,营造出一个生态田园、农民画乡的活力空间。
蒲亭画村以画为媒,创作基地名闻遐迩,八方游客和艺术家慕名而来。穿行在蒲亭画村里,随处可见书画家、摄影家和大学生们采风创作的身影。他们从农民画中汲取营养,在美丽乡村找到灵感。他们在这个文旅融合的村子里,画天、画地、画自己,画山、画水、画风情。茂林修竹、荷塘农舍、小桥流水、瓜果禽鱼,纷纷出现在他们的画笔下,一幅幅佳作在此诞生,走向四方。
坐在一处凉亭里,在山风的徐徐吹拂中,听当地专家漫谈农民画创作。他说,井研农民画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画风质朴。它的创作者都是当地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熟悉和热爱这片乡土。他们农忙务农,农闲画画,画作取材于民间生活,惯常表现农耕文化、农村生活、农业文明,熟练书写农时、农事、农俗、农风、农景、农情。他们的作品彰显出农民画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情趣,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生活形态和朴素感情,散发出清新质朴的泥土芳香,洋溢着风情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洒脱浪漫的山野风情。
来到一面粉墙前,仔细品赏名为《乐园》的画作。这幅农民画中,一对姐弟无忧无虑地荡着秋千,那笑声仿佛穿透了墙壁,在我们的耳边回荡。在井研,在蒲亭画村,像这样的农民画还有很多。它们以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构图,以及民间艺术的创作手法,展示出不一样的当代乡村风貌、不一样的文化艺术风格。
村中还有家别致的商店,里面设置了文创产品专柜。浏览专柜时才发现,这些文创产品的装饰图案多由农民画衍生而来。它们在一系列实用旅游纪念品中,巧妙融入了农民画元素,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备。售货小妹说,井研县开发了“井研农民画·印象艺术品”文旅项目,文创产品包括瓷艺乡愁、中国折扇、真丝彩巾、兰笺雅韵、美饰精装五大类。它们被称为“五朵金花”,在川南乃至巴蜀大地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告别蒲亭画村时,有幸得到一本井研农民画精品集。小心将画集收藏进行囊,如同收藏了民俗里的乡村,或者乡愁里的中国,内心洋溢着欢喜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