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我就会无比想念故乡的食物。尤其是在寒意深深的早晨,要是能吃上水浸粑做早餐,那真是幸福极了。
我的故乡在广西平乐的一个小镇。小时候,水浸粑的制作是冬日里的一大盛事。大寒时节,家家户户开始为做水浸粑忙活。邻里间相互约定做水浸粑的时间和地点,提前用水把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大米泡上,还要把一口大缸、一组蒸笼、两口大锅、几个簸箕清洗干净,把生火的几捆木柴备好。这些备用品就像是典礼上的重要道具,缺一不可。
做水浸粑的当天,或者前一天,要把泡软的大米磨成浆。旧时,磨米浆是用人力推拉的石磨,有石磨的家庭免费提供场地和磨,磨米浆的家庭自己磨。石磨数量少,大人就要起早贪黑地排队等待。冬天气温低,天亮得晚,黑得早。虽然很辛苦,但人们的脸上却是喜笑颜开,谈话声兴高采烈。小孩更是欢呼雀跃,放假了,只想着吃和玩,不停地在一旁催促大人。
在石磨一圈又一圈“吱吱呀呀”的声响中,全部大米终于磨成了米浆。磨好的米浆要先上锅煮熟,这时小孩可派上用场,帮忙生火、加柴,乐此不疲。等大锅烧热到一定温度,煮米浆的人先淋入几勺花生油,接着倒入几大瓢米浆,然后用专用的长木杆不停地搅拌。直到流动的米浆在锅里渐渐变成棉絮状,就把木杆换成锅铲,像炒菜那样翻来覆去地揉,揉成白白胖胖的米团,就可以出锅了。
在做水浸粑这件事情上,煮米浆的工序至关重要,煮熟的米团不能起锅巴,不能夹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这会影响水浸粑的口感和质量。而做这一切只能凭经验。
热乎乎的米团由锅里移至桌上,小孩嘴馋,往往迫不及待扯下一小块送入嘴里。大人说说笑笑,围着桌子,趁热把米团分成拳头大小,来来回回地揉。霸占桌子角落不走的小孩,都会得到给米团染色的机会。这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把一个小小的米团捏成窝窝头的样子,往小窝里倒入早已泡好的山栀子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米团揉成黄色。
当大人把白色的米团揉得结实,揉出韧性,就需要黄色的米团来点缀。取一小块黄色米团,搓成四根豆芽粗细的米条,以“十”字形粘在白色米团上下两端,并以此为支点,把米团揉成陀螺的形状,然后固定在一个圆形的模具里,压平。此时黄色的米团成了一朵从白色米团里长出来的花,好看极了。一个带美丽花纹图案的水浸粑就做好了。
轮到另一口大锅和蒸笼上场了。做好的水浸粑要一块一块地平铺在蒸笼里,大火再蒸一个多小时。这回,不只是小孩,大人都开始期盼着,等待着。蒸笼刚刚上汽,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谈论:“快熟了,快熟了。”
洗干净的簸箕早已摆好,像迎接新娘子那样,在水浸粑出笼后第一时间接住它。这里也有讲究,要趁热,并且要把水浸粑翻面才能放进簸箕里。这个动作,大概寓意在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翻身”,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水浸粑的制作算是正式完成了。大人小孩聚在一起,品尝这份冬日的奖赏。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蘸着酱油,或者辣椒酱、豆腐乳、白糖吃。我喜欢刚蒸熟的水浸粑本身的味道,用木柴烧火蒸煮,让它带有植物的清香,一口咬下去,香气涤荡整个口腔,再慢慢咀嚼,合着大米的鲜甜入胃入心。
南方的冬天,寒冷侵入骨子里。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热气腾腾的水浸粑驱走了寒意,带来心满意足的温暖。
顾名思义,水浸粑当然是要浸泡在水里。在大缸里倒入山泉水,把水浸粑泡在里面,可以保存到农历二月不变质。水浸粑的起源无从考证,据村中老人口述,他们小时候已经吃到了水浸粑。
如今,为了便于携带,制作水浸粑的作坊使用真空包装,买回家放入冰箱保存即可。
写到这里,我思乡的情绪更浓了。水浸粑是我从小到大都在吃的食物,对它只有五星好评。
如果看到此文的你,有机会来到我的故乡平乐,走过历经风霜的青石板老街,记得尝一尝水浸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