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地处浙南的温州因山重水复、交通不便,而成为“遥远”的代名词。唐代时,孟浩然从长安出发前往永嘉,先是水陆并进,继而扬帆出海,漫漫旅途中,不禁发出了“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的感慨。1946年,张爱玲从上海到温州寻夫,一走就是个把月。改革开放后,“汽车跳,温州到”一度成为温州交通的真实写照,彼时从杭州乘汽车到温州,动辄耗时一整天……
谁能想到,昔日“行路难”的温州,如今到杭州只需一小时?7月30日,新建杭州至温州高速铁路进入试运行阶段,全线进入开通运营倒计时,杭州、温州实现一小时通达。杭温高铁北起杭州市桐庐东站,途经金华市浦江县、义乌市、东阳市、磐安县,台州市仙居县,至温州市温州北站后,利用既有杭深铁路延伸至温州南站,全线设桐庐东、浦江、义乌、横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温州北、温州南九座车站。
杭温高铁,不仅快,而且美。时已立秋,浙南仍是一派绿意。它游走于林木丰茂的丘陵,穿行于小桥流水的市镇,一路青山秀水,一路橙红橘绿,一路人烟辐辏,一路岚霭滴衣。正所谓:近南风景不曾秋,一路山水一路歌。(刘小方)
立秋既过,火热的8月在时序之下平添了一些秋意。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秋天登高望远的习俗,此时爬山,那是再适宜不过了。于是,我们一行人来到浙江省乐清市的雁荡山。
进入雁荡山景区,沿着蜿蜒的阶梯前行,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山峦,突然想起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地貌,以奇峰怪石和移步换景考验着人们的眼力和想象力。路上人很多,举着旗帜的导游用热得沙哑的声音和游客们互动: “大家向前走几步看看,是不是石头的形状就不一样了?大家猜一猜像什么?”游客们热情高涨,煞有其事,猜来猜去,却猜不出标准答案,最后只得听导游揭秘,方恍然大悟。
我三步并两步,超越了大队的人群,这才细细观察起来。阳光穿透郁郁葱葱的树木,让山石的轮廓更加分明。它们形状奇特,姿态万千,或圆润如珠,或尖锐如刃,或平铺如镜,或堆叠如塔……每一座山峰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看山与石,一定要静下心来,融于山中,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妙趣。它们的形状,能有什么标准答案呢?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可以坚持看山是山的平实。
行路在山间,常有溪水叮咚,瀑流飞驰。林间的风窸窸窣窣掠过耳边,我听见了潺潺的流水声。循声而去,又在不远处的路边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水在山石间欢快地流淌,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水花。我蹲下身子,伸手触摸溪水,一阵清凉瞬间传遍全身。溪流不深,可以看见水底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游人们脱了鞋袜,玩水嬉戏。我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拍照,山林与溪水翠绿如画,十分出片。悠悠然间,我还瞧见几只蜻蜓在水面飞舞,时而点水,时而盘旋,可爱极了。
雁荡山瀑布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大龙湫瀑布。大龙湫瀑布有着“天下第一瀑”的美誉,从连云嶂至下,落差达190米。还未走近,就听到水声如雷鸣,响彻天际,震耳欲聋。抬眼望去,只见一条白色的水练从高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我的大脑突然间卡顿,唯剩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若说李白描绘庐山瀑布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今在我看来,此句形容大龙湫瀑布却是再合适不过了。明代旅游大家徐霞客也曾在游记中写道,大龙湫瀑布“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想不到,如今,大龙湫瀑布依然如此气势磅礴,惊天动地。
瀑布撞击在下方的岩石上,水花四溅,形成一片弥漫的水雾。清凉之感扑面而来,我仿佛置身于一间天然空调房。暑热在这里似乎被隔绝,只有清凉和舒适。“快看,有彩虹!”同伴惊呼道。阳光旖旎,落入水雾中,形成一道绚丽的彩虹,如梦如幻。
登上山顶,我坐在一方石上歇息。头顶万里晴空,蓝得透亮,朵朵白云如同棉花糖一般,悠闲地飘浮在山间,似乎伸手可触,又悄悄远去。秋日观云是古人的一大雅事,而我也静静地享受着。山里的时间变得缓慢,尘世的喧嚣渐渐远去,我想起了唐朝诗人贯休的诗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雁荡的云、龙湫的雨,皆是佳景,我的心沉醉在雁荡山的青山白云雨雾中,久久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