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来湖南博物院看“美人”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作者:刘婷 记者 高慧 2024-06-19 17:29:43

当西汉玉舞人与罗马美女舞者浮雕联袂,当辛追夫人的曲裾式素纱单衣“遇见”伊西丝女神的斯托拉薄纱长裙……6月15日,由湖南博物院与意大利罗马文化遗产监督管理局共同筹办的“彼美人兮——两汉罗马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为中意博物馆文化交流再续新篇。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陈叙良介绍,50年前,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汉代辉煌壮丽的篇章在湖湘大地再度焕发光彩。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万水千山之外的地中海,两千年前,古罗马也同样沐浴在文明的璀璨光芒下。中意两大文明经由丝绸之路紧密相连,在漫漫丝路上彼此遥望,互相遐想。

“这个展就是在寻找两汉、罗马时期文物之间的共性,捕捉东西方女性美美与共的特点和文化特色。两汉与罗马像在夜空中闪耀的双子星,把它们连接起来的时候,制造了一种交流碰撞的感觉。”展览中方策展人、湖南博物院博士后许宁宁介绍。

本次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怡然燕居”聚焦两汉古罗马时期女性的家庭生活,选取梳妆、配饰、服装、住宅、宴乐五个方面多件文物,深入洞察彼时女性在“家庭”这一单位中看似渺小却格外伟大的力量,以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匠心创造;“巾帼风韵”聚焦东西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多元角色和贡献;“花好人团圆”则聚焦两汉古罗马时期女性对美好生活永恒不变的纯真向往。

“勇猛的姑娘,你要打倒的第一个敌人是谁?谁又是最后一个被你打倒的?”展厅墙上直击心灵的叩问令人动容。刚参加完高考的长沙学生李莉在这里站了好久,“经历了高考的磨砺,我认为我最终战胜的是自己。”

“这个展览的文案让人印象深刻,结尾那句‘你是唯一,也是万象’真的很有力量,我觉得这个展览是值得许多女性观众前来观看的。”在文化公司工作的杨女士看完展览后说,“我最喜欢那个描绘战争场景的石棺,里面的每个女性战士形象都很饱满,再加上它的文案,让人很感动。”杨女士说的是一口描绘了亚马逊女战士与希腊人战斗场景的石棺,石棺上密密麻麻刻了许多肌肉发达、精于骑射的女骑士,她们手持兵器捍卫自己的国家与信仰。

“罗马的发簪这么小,她们怎么用啊?”在古罗马发簪展区前,一位观众向身旁的同伴低声询问。透过玻璃展柜,可以看到一根根棉签大小的发簪,簪饰的头部雕成松果、人像等不同形状。放在发簪旁边的是汉代女性梳妆铜镜,铜镜背面刻有不同的纹饰和铭文。在另一区域,有个像摇篮一样大的化妆盒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其体积之庞大与旁边墙面图绘的西汉双层九子漆奁的精致小巧形成了强烈反差。

刚刚高考结束的周同学从男性视角表达了观展感想:“很少看到这种关于女性的文物展览,而且还是中西结合的形式,所以我很感兴趣,看了之后对其中丰富立体的女性形象印象深刻,这要比语言文字更加直观。”

本次展览以女性生命中的家庭生活、情感生活、社会生活三个主要生活场景为脉络,探索她们在家庭、社会乃至国家中的角色与贡献,再现两千年前东西方文化中绚丽多彩的女性叙事,通过东西方文物对话的方式,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们各美其美的文化特色和美美与共的理想追求。

本次展览展品来自罗马和国内19家博物馆,总计200余件/套,涉及青铜器、陶器、金银器、玻璃器、玉器、雕塑等多种类别。其中,罗马展出的138件/套展品主要来自卡比托利欧博物馆,均为首次在中国展出。

中国展品中,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安乐如意 长寿无极”对鸟菱形纹绮丝绵袍残片等展品为首次展出。

素纱单衣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也是目前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也就是辛追墓。据介绍,素纱单衣共有两件,一件是直裾,一件是曲裾,都是右衽。直裾素纱单衣在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基本陈列中常年展出,曲裾素纱单衣为首次展出。

“安乐如意 长寿无极”对鸟菱形纹绮丝绵袍残片中的八个竖排篆字,是目前我国出土丝织品中发现的最早的成句文字,体现了西汉时期高超的丝绸纺织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