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七彩云南
作者:宋海燕 2024-09-14 22:41:02

9月12日,云南省普洱市召开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一周年新闻发布会。自2023年9月以来,景迈山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同比增长33.52%;实现旅游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184%。

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剑荣介绍,景迈山申遗成功后,该市恪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坚持保护第一,秉承传承优先,持续加强管理,稳步推进可持续利用,取得多方面的成绩。

一是法规制度日益完善。制定并颁布实施《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启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修编,完成《惠民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景迈山景迈、芒景行政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编制,出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管护技术规范》,为遗产地保护提供了管理规范和法治保障。

二是普洱市持续有效保护景迈山。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引领带动茶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挖掘、阐释和传播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内涵,不断扩大景迈山的影响力,传播好中国茶文化;持续完善景迈山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文旅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等。传承景迈山先民“敬畏自然、保护山林”“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生态理念和生产、生活智慧,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引领带动茶产业提质增效。

来自景迈山的傣族茶农尹一然称,景迈山申遗成功后,更多游客的到来,给当地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当地开启“茶旅融合”新赛道,以“庄园+体验+游学”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提升景迈茶的产品附加值、拓宽茶叶销路、增加茶农收益,也让更多人深度体验了景迈山的文化魅力。

三是文化传播和交流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普洱·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景迈山春茶开采节、澜沧2024年扩塔节等传统民俗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阐释和传播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内涵,不断扩大景迈山的影响力。成功筹办了国际旅交会澜沧活动专场,邀请120余家海外旅行社深入景迈山体验古茶林文化之旅。陆续培养了10名景迈山推介官,在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千山万山为什么是景迈山”品牌论坛等活动上,用自己的语言,讲好景迈山故事,传播好中国茶文化。

四是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按照“山上严格保护,山下适度开发,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处理好遗产地保护与周边开发关系,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升级。联名茅台集团打造“普茂号”普洱茶品牌,引进广州“八马茶业”合作产品研制,发售“云上景迈”普洱茶和“鼎和景迈”申遗成功纪念茶,助力中国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景迈山秘境茶旅体验活动入选2023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特色活动典型案例,芒景村被评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

五是社区参与不断深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群众保护遗产,活化利用造福群众。引导群众组建景迈山茶树管护队,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带领村民规范管茶、科学护茶。引导成立了景迈山餐饮协会和住宿协会,加强行业内部治理和规范经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鼓励村民组织民族文化活动,“山康茶祖节”“开门节”“关门节”“百家宴”等节庆活动得到各方好评,丰富了景迈山文化体验。

六是对外宣传持续发力。中央、省级媒体持续关注景迈山,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景迈山。据统计,申遗成功以来,共刊发1012篇(条)相关信息,200多家平面媒体、600多家新闻网站、550多个新闻客户端、3000多个微信公众号参与传播,海外媒体也进行了广泛报道。截至今年9月11日,全网“景迈山申遗成功”相关信息共计18.37万余条,全网信息阅读量达2.94亿次,全网影响力值(曝光度)达254.31亿。在相关文旅话题阅读量超10亿次的5个话题中,仅次于“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位居全网第二。“景迈山”相关的搜索量在携程网环比增长161%,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上涨了500%。

胡剑荣介绍,将持续深入挖掘、研究、阐释、展示好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的突出价值,精密保护、精准谋划、精品建设、精细管理、精心服务,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让景迈山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中秋、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普洱市也诚挚邀请国内外的朋友们到普洱体验“左手咖啡右手茶”的惬意,感受多姿多彩的当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