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对此,《经济日报》日前发表评论指出,庭院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不同农户的生产条件、资源禀赋和技能水平各不相同,很难制定统一标准,导致卫生、管理等方面质量不一。因此,可依据实际引入“柔性标准”,通过“底线管控+弹性空间”的方式,既保留产品特色,又确保品质。保山咖啡、湘西苗绣、莫干山民宿……这些年从山乡好物到山乡好服务,区域品牌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事实证明,品牌化建设是提升产品溢价、破解庭院经济“小散弱”困局的有效举措。
“放好春假,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近期,部分地区中小学除法定假日外增设了春假。对此,《四川日报》近日发表评论指出,从放假时间上看,除了和清明、五一这样的假期“凑整”连放外,中小学还可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节日、地方风俗等设置更加多样的放假时段。用好春假,还需要学校安排足够丰富的春假活动。此外,学校可以与社区联系,为家长无法请假的家庭安排好学生的春假生活,做好托管服务。(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