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以建设“文旅强区”为目标,披荆斩棘、蹄疾步稳,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留下一串铿锵足迹。抓产品升级、资源提档,全力推动内蒙古旅游更有内涵、更有质感。“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兴安盟阿尔山旅游度假区荣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呼和浩特市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品牌8个,打造自驾游线路70余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0余条,建成等级旅游民宿42家,全年接待游客2.7亿人次。以文化赋能、以活动引流,吸引四海宾朋共赴“我和草原的约定”。“十四冬”“全国大众冰雪季”“村排”等赛事活动激情开赛,国潮跨年夜、非遗年货节、胡杨生态旅游节、欢乐冰雪季等IP火爆出圈,“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巡演等系列活动唱响全国,让游客游得自在、玩得惬意。树牢品牌思维、强化品牌赋能。以“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建设为引领,聚焦打造“旅游四地”建设,实施“歌游内蒙古”百千万工程,推荐100首内蒙古经典歌曲,打造100家文旅演艺企业,培育1000名导游和网红歌手、1万名内蒙古经典歌曲传唱者,打响“浪漫之春”“清凉之夏”“绚丽之秋”“奇幻之冬”四季旅游品牌。
2025年,内蒙古文化和旅游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内蒙古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产业强区转变,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