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发展中的“栾川模式”,一晃过去20年了。2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对不从事旅游工作的人来说,可能也不会有太多感悟,但对河南旅游人特别是栾川旅游从业者,肯定有刻骨铭心的感悟和记忆。
一、“栾川模式”创立时的河南旅游
2004年初,我奉调任河南省旅游局局长,那时,河南省旅游局刚成立不久,很多市县还没有旅游局,大都在外事办公室内设一个科室。作为一亿人口的大省,要务是抓农业保吃饭保粮食安全,抓工业上项目加快经济增速。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旅游在当时的工作部署中,还摆不上重要位置。
当时河南省旅游局的工作,主要是抓“三点一线”,即郑汴洛沿黄文化旅游线,主要是配合服务入境游客,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严重滞后。业内认为,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环境有待改善,像少林寺景区,是不去遗憾,去了更遗憾。少林寺景区是河南旅游的标志性景区,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埋怨不气馁,省局内部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提出大抓旅游,外部拉长完善旅游产业链条,抓大旅游。虚功实做,有为才有位,年度工作计划中,一件事一件事写明干实,如完成一本书一首歌,开业一台实景演出等。
当时,河南省旅游局党组致函郑州市领导,建议加大少林寺景区的改造提升力度,建成河南文化旅游的标志性景区。郑州市专门召开大会,配强相关人员,少林景区很快大变化。当时,改革开放已进行20年,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吃穿不成问题,旅游已成为需求。社会需求倒逼各地,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市县领导开始重视旅游。
在“三点一线”文化旅游的带动下,焦作市依托云台山,创立了政府主导,大抓旅游的“焦作现象”,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推广。洛阳市提出了“工业兴市,旅游兴市”的工作思路,平顶山市石人山开发也有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栾川,抓旅游先行一步,发展已渐入佳境,旅游意识不断强化,旅游环境不断改善,农家宾馆开始发展。2005年3月,栾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栾川模式”研讨会,更是起到了良好的推介栾川旅游作用,把栾川旅游推向了全国。总之,“栾川模式”创立时,当时河南旅游正处于起步发展,打基础上台阶阶段。对旅游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旅游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链条需进一步拉长,旅游服务需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需进一步改善等。在当时,河南发展旅游的责任重大,任务繁重,虽困难很多,但前景光明。
二、“栾川模式”的推广和宣传
2005年3月,河南省旅游局会同河南省委政研室、洛阳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栾川模式”研讨会,全方位向全国推介了栾川。此外还有对“焦作现象”的宣传。大推介带来大效应,一时间,宣传报道河南焦作、栾川这两个地方的文章铺天盖地,引来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参观,进而形成河南山水游渐趋火爆,河南日报当时进行了宣传。每到节假日,堵车成了常态。这些情况倒逼河南改善环境,加强服务。
当时,河南省旅游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宣传推介方面,河南省旅游局年度工作大会上,把栾川旅游作为样板,号召全省学习推广;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以及省级媒体上投放广告,宣传河南厚重的文化和栾川等地名山秀水;广泛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河南旅游推介词题目就叫《发现河南之美》,主要内容讲,河南之美,美在人文,河南之美,美在山水。美在山水重点推介“焦作现象”和“栾川模式”。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全面加强景区创A,宾馆创星工作。当时抓旅游厕所的升级改造工作,很多人不理解,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厕所干净卫生,这地方环境才能好。加强沿路旅游标牌设立,优先修建了洛栾快速公路。
栾川旅游在全省先行一步,“栾川模式”的创立,为全省旅游做出了贡献,给河南旅游发展树立了榜样。栾川旅游的辉煌是栾川人干出来的。在省旅游局,为栾川旅游做了应该做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也多有欣慰之处。2020年7月1日,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原副局长孙小峰同志陪我回栾川重游重渡沟,看到老百姓因搞旅游而致富,看到重渡沟的青山秀水,感慨良多。随口吟道:
流水潺潺细雨濛,凉风习习伴我行;
重渡沟里观仙景,几多感慨几多情!
昔日为你鼓与呼,今天四海传美名;
旅游产业大发展,富民强县惠民生!
三、“栾川模式”的带动效应
2005年,宣传推广“栾川模式”正逢其时。当时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老百姓正全力奔小康,生活好起来,旅游需求增加,对服务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到节假日,优质的景区人流爆满。河南省旅游局抓住这个机遇,在全省大力推广“栾川模式”和“焦作现象”,以典型带动、宣传推动的方法狠抓河南旅游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促进了河南旅游上台阶,上档次,全面开花结果。
一是带动了全省大抓旅游,抓大旅游。河南省旅游局每年工作部署中,要求各市县要提高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大抓旅游,就是党委政府重视,把旅游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强市县富民的大产业来看待,经常过问,抓好落实。抓大旅游,因为旅游产业涵盖好多关联部门,不单单是一个景区的问题。这就要求,要认真研究吃住行游购娱等问题,拉长产业链条,完善旅游功能,抓大的旅游产业。
二是带动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大开发。河南历史文化厚重,山水风光秀美。但在“栾川模式”等经验推出之前,河南旅游的重点是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文化旅游线,且旅游对象主要是境外来豫的政商务客人。“栾川模式”推出后,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启动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大开发,召开高规格会议部署,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当时,省领导多次深入栾川、西峡、嵩县等伏牛山腹地考察旅游。由于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迅速成为热点,开发建设了一大批生态旅游景区,如重渡沟、老君山、木札岭、龙峪湾、白云山、老界岭,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齐全醒目。全省由点到面,向全域旅游迈进。最为可喜的是,旅游带来了人们观念的大变化,大家普遍认识到,旅游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大有可为。
三是带动了全省出奇出新大搞旅游推介。“栾川模式”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最大的作用是推介栾川旅游。栾川旅游人的做法也给各地启发,当时,河南省旅游局除了在中央、省级媒体投放广告外,还出新出奇,号召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旅游推介活动,比如河南文旅港澳行、旅游大篷车、旅游产品交易会、推介会、河南人游河南。值得一提的还有,引来了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落户河南。那几年,美丽经济成为时尚。其中,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一直坚持到现在,成为河南国际会议的一个品牌,很好地推介了河南,为讲好河南故事,讲好河南旅游故事提供了一个国际舞台。
四是带动了全省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服务。火爆旅游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比如堵车现象严重,接待设施不能满足游客需要,旅游厕所脏乱差。当时有人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在旅游服务方面,栾川也为全省作出了榜样,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省旅游局到栾川检查旅游安全。当时,栾川各部门全员上岗,服务游客。本地车辆尽量不出行,为外地游客让路,栾川大街上,设立多处旅游服务点,为外地游客解疑答难,帮忙服务。
栾川的好做法,为全省带了好头。它影响带动了全省加大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旅游宾馆、农家乐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增设了旅游景点介绍和当地旅游线路图,沿路旅游标识醒目。全省进一步推动厕所革命,从细节上抓好落实。加强旅游服务,提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是旅游环境,旅游服务要在人性化、个性化方面下功夫。编辑印刷《河南旅游宝典》,摆设在全省三星级以上宾馆和景区,以便游客浏览,了解河南旅游。先后打造《禅宗少林》《大宋·东京梦华》等旅游演艺,进一步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全省推广宣传“栾川模式”,使河南旅游进一步热了起来,各地也创造很多好做法。如西峡大抓旅斿,创造了老界岭等景区开发的西峡经验等。各地也进一步提高了对旅游的认识,全部单设了旅游局,形成了“有人管事”的好局面。
四、“栾川模式”的内涵
旅游业界对“栾川模式”有以下表述:政府主导,全员参与,市场化运作,行业经营。这个模式是栾川人创造的,也是实践的结果,通过旅游工作认真总结岀来。现在回想起来,它的要义是全民动手,部门联动,互相配合,主管部门协调,全力抓旅游发展。除了政府主导大抓旅游外,“栾川模式”对旅游发展乃至其他事业发展都有良多启示。
“栾川模式”就是大抓旅游,抓大旅游。
“栾川模式”是一次创新创意。发展旅游需要高端谋划,抢占先机,出奇制胜,甚至“无中生有”。栾川旅游做到了,旅游发展无止境。
“栾川模式”是一种干事创业,勇往直前的精神。栾川发展旅游,锻炼了一大批旅游战线的干部和旅游企业家。
“栾川模式”是立足本地资源干成大事业的一个榜样,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栾川模式”是河南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是河南旅游结出的硕果。
五、“栾川模式”的时代意义
“栾川模式”创立己20年了。20年来,乘着改革的东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河南旅游也有了全面发展,实现了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从党政主导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转变;从单纯景区向全要素全领域全产业链发展转变;从有钱有闲人群向全民共享旅游成果转变。看到今天旅游发展的好形势,看到今天的老百姓享受着旅游的成果,作为曾经的旅游人,作为曾经为栾川旅游、河南旅游鼓与呼的旅游工作者,感慨良多。
一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栾川能创立“栾川模式”,是踏实干出来的结果。
二是凡事要超前谋划。
旅游工作宣传推介非常重要,怎样把景区推介出去,这里面有大学问。现在回想起来,“栾川模式”创立时,栾川旅游推介的一系列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是甘当铺路砖,久久为功。
“栾川模式”创立20年,旅游发展20年,穷山深沟变成了神仙居,强了县,富了民。这些骄人的成绩,是栾川各级领导和旅游从业者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结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凡大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打基础,上台阶,一步步一件件把事干好。
四是旅游发展无止境。
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百姓旅游需求更加旺盛。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现有基础上,狠抓旅游服务,旅游发展无止境,旅游服务无止境。要更加重视个性化、人性化服务,让旅游业向健康养生保健方面发展,让老百姓享受幸福生活。就栾川旅游来说,观光旅游已发展得相当成熟。要认真研究休闲旅游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大潮,要把栾川建成洛阳、郑州等大城市老年人的后花园,叫响“休闲栾川,你的第二个家”品牌。针对休闲旅游问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得力措施,在现有基础上再发力,创造新时代栾川旅游的辉煌。
“栾川模式”二十年,是一个值得记念的事情,二十年来,栾川旅游一路蹉跎一路歌,栾川旅游发展起来了,成为河南旅游业界的一个榜样。河南旅游发展起来了,富了百姓,强了县市。社会在发展,旅游发展也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发扬创立“栾川模式”、发展栾川旅游的精神,面对新时期,研究新问题,不断把旅游工作推向前进,为强省富民作出旅游产业的更大贡献。(杨盛道 原河南省旅游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