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白 骅
电视剧《一路向前》 近日在央视等平台热播。该剧第一集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直属连连长罗向前带领士兵撑着竹筏深夜渡江,成功保卫大渡口钢铁厂的故事。剧中钢铁厂的拍摄地正是当前研学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的川威钢铁工业研学营地。
有着“川南工业重镇”之称的连界镇,依托以川威集团为龙头的钢铁工业,因地制宜盘活工业遗址、深挖工业故事,将工业遗产活化为工业景观,探索“工业+研学”新模式,打造了四川省第一个工业主题研学营地——川威钢铁工业研学营地。
营地所在地是一家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余热发电厂,2021年初,余热发电厂全面停产。营地以“1929—川威工业梦想园”为主题,全面展示跨越几个年代的中国钢铁工业精神,拥有“工业研学营区、运动营区、生态营区”三大研学营区和“绿色制能、大国冶金、三线传承、生态社会”四大课程体系,旨在树立起少年儿童对工业科技的探索兴趣和贡献社会的责任感。
高高耸立的烟囱和冷凝塔下,改造之后的厂区更具厚重的工业感。营地中坐落着三座老旧发电厂房,其中一座已完成改造作为研学营地一期的核心区域。厂房一楼是营地的电力科普馆,在保留原有送风机、给水泵等设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时光展示长廊,通过图文、视频等展示发电史,让孩子们感知中国发电技术的演变历程,了解火力、水力、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各种发电方式的原理和利弊。
营地内还分布了7间由之前功能用房改造的教室。在这里,老师会带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完成不同的研学实践活动。小学阶段以小风扇看大电能、导体与绝缘体、新能源创意海报等活动为主;初中及高中阶段则会有电路实验、发电机拼装等与课本知识结合的实践内容。
营地场馆兼具科普性和艺术性,老旧工业设施的完整保留与现代化的互动体验项目在这里形成强烈对比,更加激发孩子们探秘工业发展的好奇心。他们通过听、看、问等方式学习知识,亲身感受钢铁工业的精神和文化,寓学于游、寓教于乐。
根据不同年龄段研学需求及自身实际,营地编排设计出工业4.0、职业体验发展、环保工艺科普等体验性课程。课程设计以戏剧剧本闯关模式为主,与改造美化后的电厂环境配合绝佳,加上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绘本剧情导入,让工业文化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如今,川威钢铁工业研学营地已成为备受学生群体欢迎的研学新地标,开营至今已迎来近2万名学生打卡体验。
威远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工业+”为思路打造研学游基地,威远进行了多元尝试。如威远县山王镇的威远煤矿,至今保留着被誉为“工业活化石”的小火车、遗弃的废井、保存基本完好的矿山设备;在深度挖掘煤矿工业开采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威远县还建成了威煤工业遗址。位于新场镇的红村石油大会战遗址公园,也是威远县“旅游+工业”的见证。据了解,四川省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与内江相关部门已经进行结对,深入探索全域研学的“内江实践”,威远也将以此为契机,探索更多研学新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