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日前发表题为《历史文明须文明参观》的评论指出,在博物馆里驻足静观,和文物对话,与历史相知,这样的参观让人获益匪浅,也是文博场所成风化人的功能所在。可如果身边总是闹哄哄的,大家又怎么静下心来感受这独一无二的魅力?更别说,有不少人俨然把展品、博物馆当背景板、牟利工具,不讲规矩,不顾他人感受,这本身就是对其文化意义的消解,更可能对文物古建产生破坏。
“游客前往目的地赏花,消费集中在出行、住宿、餐饮三大环节。未来可开发更多的文创产品和配套游玩项目,挖掘游客消费潜力”
——针对如何让赏花休闲变为赏花产业,《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指出,“赏花热”下,海量游客既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也考验着景区服务效能。化“流量”为“留量”,做好规划、配套很有必要。既要持续挖掘“既赚吆喝又赚买卖”的路径,提高赏花经济效率,又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接待能力,优化游客赏花体验,让“好花常开,好景常在”。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