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举办。南宁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考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围绕“大文旅”“大枢纽”“大产业”“大市场”“大融合”,加快建设“两中心一枢纽”,以系列务实有力的举措加快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全力筹备大会,强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南宁市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养生休闲之都、最佳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等多项称号。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消费多年位居全区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南宁市接待游客1.2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53.33亿元。
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打造国家旅游枢纽城市
今年11月,改造提升后的南宁国际旅游中心投入使用。区内外与会嘉宾和广大游客将享受到“一站式”高铁地铁出行换乘、出境旅游签证服务、定制旅游服务、文旅咨询、文旅展示体验的便利。这是南宁打造全球通达的旅游集散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的一个缩影。
国际航空方面,南宁加快区域航空枢纽重大项目建设,GTC(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建成启用,广西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式进入空铁联运新阶段。目前,南宁已开通国内外航线168条,通航城市119个,面向东盟联通世界的便捷旅游交通体系逐步形成。今年以来,南宁接待东盟国家入境过夜游客2.84万人次,占总入境过夜游客的55.94%。
区域综合交通方面,打造“3小时高铁旅游圈”,南广高铁、贵南高铁、南凭高铁等6条高速铁路接入南宁铁路枢纽。南宁市获评“高铁旅游名城”称号。加快建设“一环六射三横一纵”高速公路网络体系,2小时可通达北部湾经济区城市与港口,4小时通达全区,一日通达邻省省会。
城市旅游集散方面,南宁市内开通5条地铁线,运营3条邕江水上旅游线路,开辟5条全域旅游直通车专线。改造提升南宁国际旅游中心,与“一键游广西”全面对接,于11月全新投入运营,成为广西首个一站式城市综合旅游集散中心。
面向东盟开放合作 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南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定位,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以文旅为媒、搭台唱戏,实现各方合作互利,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推动“南宁渠道”越走越畅通。
加强人文交流。持续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非遗周、青少年文化交流周、《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文化走亲东盟行”等文化活动,与越南3个省市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与东盟国家8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积极扩大东盟“朋友圈”,吸引东盟国家游客到南宁旅游消费。
坚持合作共建,充分发挥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北部湾(广西)旅游联盟优势,促进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互通、政策互惠。向海图强,以建设西部陆海通道和平陆运河为契机,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打通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文旅+”融合带动 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2023年,南宁以“演艺+旅游+商业”融合方式,创新开展“老友相约 乐游南宁”文化旅游进商圈活动近300场,发放1500万元文旅消费券,充分发挥文旅消费拉动作用,不断聚集人气,刺激消费需求。
南宁以创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抓手,深化文化旅游与体育、商业等业态融合发展,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带得走”“玩得好”。
今年以来,南宁市承办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暨五一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周主场活动,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主办的迎学青会“青春飞扬 激情活力”文体旅商促消费活动,多方面介绍南宁市开展产业融合工作的经验举措,仪式上还重点推出马山县乔老河乡村旅游体育休闲精品线路、上林县世界长寿乡体育养生旅游精品线路等1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丰富了南宁市文体旅商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南宁以文兴商、以商承文,打造具有老南宁历史文化特色、商文旅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商业中心,推进埌东—凤岭、朝阳片区、五象新区建设国际时尚商圈,形成以三大核心商圈为引领、16个区域级商圈协同发展的格局。
经过精准招商,南宁引入国际知名消费品牌129个、国内知名品牌475个。打造“南宁礼物”品牌,南宁特色旅游商品获国家级金奖数量位居全区前列,有力提升消费吸引力。
南宁不断扩大体育旅游消费,以“赛”为媒、以“体”兴旅,以承办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为契机,大力发展参赛观赛旅游和运动旅游。举办南宁绕城国际A级赛事(自行车)活动、中国·东盟国际羽毛球公开赛、南宁马拉松等一系列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经济及周边旅游发展,实现办赛兴城。
打造“四大品牌” 讲好文化旅游发展故事
为提升首府文旅形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南宁市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打造提升一批优质文化旅游品牌。
金秋十月,“丝路壮歌 东盟同奏——‘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暨东博会和峰会创办20周年成果大型网络采访活动”走进南宁。采访团夜游邕江,登上青秀山,流连三街两巷,大家纷纷为南宁历史文化特色和绿城生态之美点赞。
南宁依托“中国绿城”生态优势,积极培育森林康养、度假疗养等大健康旅游产品,加快构建环首府生态旅游圈、环大明山生态旅游圈、百里秀美邕江文化旅游发展轴“两圈一轴”,建设环大明山风景廊道及旅游民宿带,打造好山好水好人文。提升改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秀山、广西药用植物园等旅游景区,让南宁真正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中国绿城”。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国家级示范品牌16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98家,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各类自治区级示范区200余个。
深入实施首府文化品质提升工程,创新举办“壮族三月三”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同步开展“绿城歌台”、“民族大道民歌一条街”路演等50多个主题活动,再现“壮乡歌海”。创作推出舞剧《刘三姐》、话剧《大山壮歌》、邕剧《梁小霞》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常态化开展南宁民歌湖大舞台周周演等品牌活动,不断擦亮“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金名片。
南宁加快打造以“南宁之夜”为代表的地标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夜游、夜食、夜娱、夜健、夜购、夜读、夜演等夜间消费新业态多元化发展。三街两巷、邕江南岸片区、东盟文化和旅游片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唱响“中国不夜城 浪漫夜南宁”品牌,南宁市获评“中国夜游名城”。
南宁市创新开展“老友南宁”旅游品牌整体形象打造工作,打造“老友南宁”邕江主题游船,推广“中国绿城 老友南宁”旅游整体形象,取得良好的品牌传播效应。“老友南宁”主题宣传片获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首届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优秀作品,“老友南宁”旅游品牌推广活动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
创新办会 释放动能做足消费特色文章
即将在南宁举办的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顺应文化和旅游发展新趋势新要求,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合作、科技赋能、共享共建、多元融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高规格邀请嘉宾,打造全覆盖考察线路,立足南宁特色优势,促进“大融合”、构建“大文旅”、建设“大枢纽”、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突出东盟元素、首府元素、数字化元素和通江达海元素,策划大会“1+5+N”会事活动,助力广西高水平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
为承办好大会,南宁深挖特色资源,新建、改建了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在全市128个文旅项目中精选63个特色项目列入大会项目库,总投资524.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98.4亿元,完成改造提升项目23个。强化招商引资,今年以来新签约文旅项目84个,总投资424.29亿元。
南宁市将充分利用大会举办的契机,承办好广西汽车旅游大会暨“一键游广西”快乐新体验活动、2023年中国(南宁)旗袍文化艺术盛典、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博览会等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各项配套大型活动,同时还将举办中国·东盟国际羽毛球公开赛、亚洲体育舞蹈文化艺术展演、“两湾联动·筑梦未来”第十五届广西“魅力北部湾”(南宁)群众文化活动暨2023年桂—粤港澳群众文化活动周、城市酷动先锋系列赛事和活动,加大文旅体产品供给,增强消费活力,提振商文体旅市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南宁,已经做好准备,热情迎接来自各地的嘉宾和游客,承办一届务实高效的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下一阶段,南宁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为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注入澎湃动力,在广西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