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9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酒店:营造可以互动的文化空间

□ 本报首席记者 王玮 见习记者 唐伯侬

“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这和酒店近几年积极探索的方向不谋而合。”一位酒店业者感慨道。近年来,酒店业刮起“中国风”,越来越多的酒店专注于对中华文化的匠心演绎和创新呈现。当春晚舞台上《只此青绿》撩动全网时,也说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正在迭代。酒店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从而将其融入到游客的精彩旅程体验中,成为当下业者的必答题。

不流于形式的表达

离苏州拙政园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姑苏平江大院漫心府(酒店),推门而入,苏式庭院里,吴语软侬的评弹将江南水乡的清韵渗入到悠扬的丝弦声中,令人沉醉。上午时分,总能遇到几位刚梳妆完毕的年轻客人出门赏景,浅色长裙随着她们的步伐转动慢慢散开,头上的步摇灵动、生趣,令人不由联想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美好。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着汉服从各式各样的古风场景中走来,中华文化与酒店的交织正如火如荼。用现代化的艺术手法演绎传统文化成为不少酒店的选择。比如,在每一家禧玥酒店都能看到一幅新媒体艺术作品。这些由酒店联合当代艺术家打造的作品,大多以东方的祥瑞传说为灵感,古今相通,虚实交织。在客人通过手机小程序与艺术作品互动时,也引发了其对古典艺术的关注与兴趣。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专门设计了原创IP——Momo,它的原型是《山海经》中镇守天门的“开明兽”。该集团借此推出了“Momo小剧场”系列故事,并在酒店的多个场景中赋予Momo不同的人物设定。“我们将古代经典著作中的‘神兽’带到现实,就是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客人关注中国经典古籍。”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说。

“现在,机械化地将国风元素‘塞’进酒店,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他们想要的,是可以体验、可以互动的文化空间。”有业者提出,如何让传统文化与酒店的结合不浮于表面,不流于形式,是酒店需要思考的问题。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业者正在尝试让客人在酒店里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

山东曲阜香格里拉大酒店在近期推出了儒学开笔礼亲子套餐。“孩子可以穿汉服、学论语、练习弯弓射箭、聆听孔子乘车周游列国的故事,在活动中接受尊师崇礼的启蒙。”专门带孩子到酒店接受文化熏陶的朱女士说。在开笔礼仪式中,家长也要参与其中,可以手执毛笔,在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为孩子送去祝福,非常有仪式感。

在心宿度假酒店,客人可以体验宋朝人一天的生活。除了颇有仪式感的梳妆更衣外,还有投壶、插花、点茶、画扇等活动,夜晚到来,一场“宋宴”更是把体验感拉满。“将文化转化为生活体验,让客人参与其中,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在酒店落地,因此,酒店需要将文化内涵‘润物细无声’地植入服务内容中。”宁波高远文旅首席执行官、心宿品牌创始人徐恒勇说。

与美好旅程不期而遇

有业者表示,酒店谈文化,易,但提及如何输出文化,难。酒店文化不仅要赋“形”,更要赋“魂”。对此,不少酒店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将文化传播与客人的美好旅程相结合上。

近日,昆明滇池宋品酒店正在筹划,联合当地茶叶品牌推出“普洱茶文化之旅”,让客人体验普洱茶的采摘—制作流程。

帮助客人探索目的地文化,是西安曲江希尔顿嘉悦里酒店一直在尝试的事情。酒店团队成员被客人称为“好客使者”,他们会帮助客人规划旅行线路,推荐小众景点,甚至还为有晨跑习惯的客人设计了文化氛围感满满的慢跑线路,让客人在运动中解锁更多的“长安故事”。

品尝地道鱼丸,学习本地方言,制作油纸伞……在福州世茂洲际酒店,工作人员为客人设计了丰富的体验项目。洲际酒店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旗下的不少酒店品牌都注重“融入在地文化”的设计。深谙本地风土人情的礼宾司还可以按照客人需求给出个性化出游建议,满足其对美好旅程的期待。

即将开业的东山大观酒店位于浙江绍兴。酒店所处的位置就是谢灵运笔下《山居赋》的始源地,周边是越窑青瓷发源地,客人可以到此了解越窑青瓷历史,参观古窑址,体验越窑制作等。酒店依托周边资源设计了5条特色线路,让客人在休闲旅程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在徐恒勇看来,度假酒店将内部文化氛围打造和当地特色体验完美结合起来是大势所趋。

地中海俱乐部度假村同样将传统文化融入酒店服务与活动设计之中。“我们希望用文化为品牌赋能,让客人的旅程变得更加有趣。比如,入住地中海俱乐部丽江度假村后,客人可以在G.O(亲善的组织者)的带领下探访纳西古村落,感受东巴文化,亲手制作鲜花饼等。”复星旅文集团执行董事、执行总裁兼地中海俱乐部中国业务首席执行官徐秉璸介绍。

华住集团桔子家族首席执行官曹娟认为,客人获得良好体验后方能产生精神共鸣,属地化体验是整个旅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一块石碑、一涌温泉、一棵古树,都可能形成客人对旅游地的专属记忆。”

花间堂则采用“花间X+IP”组合的策略,打造多元化的度假场景,帮助客人在体验在地文化的同时,放松身心。比如,长兴花间堂·沂水与周边古寺合作,让客人体验禅修活动;成都武侯花间邸·在城汐酒店联合当地脱口秀IP打造线下剧场等。“酒店就是一个载体,为客人提供舒适的旅居体验,是我们传播文化最生动的表达方式。”永乐华住文旅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培欣说。

创造更多情感体验

“未来,漫心酒店品牌会持续挖掘本地城市的文化元素,将其植入到酒店的设计和服务体验当中。比如,为不同城市的漫心酒店选择一种有地方特色味道的香薰,从嗅觉开启客人在酒店的特色文化之旅。”“禧玥酒店将继续与知名文化IP联动,从自身美学特色出发,研发具有品牌属性的伴手礼,并开展会员体验课程、艺术家驻场计划等,让酒店成为当代‘文人雅士’的汇聚地。”……当客人开始关注文化载体背后的情感连接,酒店也开始设法更进一步讲好文化故事。

“与文化连接,需要酒店在符合当代生活审美的语境下传承古时意趣,在讲好文化故事的过程中,酒店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文化观,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突显自己的优势。”有业者分析道。

正如在成都青羊宫花间堂酒店,最吸引客人的体验不是手绘脸谱,而是在当地川剧艺术家关于“变脸”绝技背后,戏剧演员对人物悲欢喜乐的讲述。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副教授张祖群认为,具有特色的“软性服务”能使酒店在文化场景的打造中脱颖而出。想要达到客人对文化体验的心理预期,酒店要将对客服务的每道程序、每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将酒店环境和所要体现的文化氛围融为一体。

“当然,与客人产生情感共鸣并不容易,需要每一位员工对酒店的文化特色产生认同感,并愿意把这种认同感传递给客人。比如,杭州有一家民国时期建造的酒店,他们的服务人员就通过‘真人秀’,让客人找到当年商贾云集的感觉。”杭盖旅业负责人顾晓春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彬认为,越是无形的事物,越应该通过有形东西来体现。好的文创产品可以让客人对酒店留下更多的“念想”,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但是,这对酒店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彬建议,酒店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找到相关的非遗传承人或文创产品设计师,将他们请进来,针对酒店的文化理念来设计产品。

“酒店想要为客人创造情感价值需要从IP内容、场景体验、服务细节入手。”华住集团执行副总裁夏农总结道。

“当酒店具有多元的文化意义与深刻内涵时,不仅能让客人更愿意为入住体验买单,也提升了酒店自身的竞争力。因此,酒店在不断挖掘文化特色,讲好文化故事的前提下,也要兼顾情怀与收益。”张祖群说,酒店要科学统筹、着力创新,才能打造出更高品质、更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让客人获得更多参与感和幸福感。

2022-05-19 王玮 唐伯侬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1307.html 1 酒店:营造可以互动的文化空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