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芳
“英雄城·红色城”精品线路
江西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二十军指挥部旧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方志敏纪念馆—南昌市新建区小平小道陈列馆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江西南昌,一座英雄之城。1927年8月1日凌晨,随着一声震撼寰宇的枪声在这里响起,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从此,南昌成为彪炳史册的英雄城,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
一夜枪声,送来了一个崭新的黎明,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如今,南昌城头的枪声虽已远去,但其所孕育的“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八一精神”不可磨灭。循着当年的作战路线,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走进八一起义纪念馆,追寻人民军队的红色起点,赓续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
时间回拨至94年前的春夏之交,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危险,中国革命命悬一线,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2万多人的起义部队,按照预定部署向驻守南昌的敌军发起猛烈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占领了全城,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南昌城楼。
纪念馆分为旧馆和新馆两部分。旧馆是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回字形银灰色建筑,外墙上由陈毅元帅题写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九个镏金大字格外醒目。巍然矗立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5位起义主要领导人的群雕,气势凛然。这里是当年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图片、照片、文物和沙盘模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南昌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新馆展厅分上下两层,运用现代电子手段和音响控制装置,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八一起义的战斗过程,生动地展现了朱德巧施“麻将计”的故事。四起的枪声、连天的炮火、弥漫的硝烟、冲天的火光,以及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冲杀声,形象逼真,震撼人心。
在新馆,还有一座“石破天惊”雕塑。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扣着步枪扳机,傲指苍穹,枪口上方是一片象征着中国革命新天地的蓝天白云。
我们认真地听着专家的介绍,仔细地看着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满载沧桑的实物,重温那可歌可泣的光辉岁月,深刻地感受到英雄的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路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卓著功勋。
回眸历史,烽火岁月历历在目。依稀间,我仿佛看到在九江甘棠湖中的一条小船上,叶剑英、叶挺、贺龙等正在召开起义前的重要会议;仿佛看到英姿飒爽的周恩来、朱德、叶挺等不顾张国焘的阻挠,在台阶上振臂一呼,战士们颈扎红领带、臂缚白毛巾,大义凛然地踏进战斗的洪流;仿佛还看到肩上佩着“牺牲带”的著名“铁军”威震敌胆,舍生忘死……
走出纪念馆,回眸望去,苍松翠柏映衬下的那幢巍然屹立的小楼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走过90多年的风风雨雨,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八一纪念塔等已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永远的历史见证,也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辈、进行党史军史学习的重要基地。今天,南昌依然在演奏着英雄城的红色旋律,讲述着英雄城的光荣历史,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徜徉在繁华的中山路上,在车来人往的喧闹声中,英雄城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奋斗者不断奋发图强。
风展红旗如画,94年风雨兼程,94年气壮山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我们这支人民军队成长、发展、壮大的全部历程,是我们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当前,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正沿着强国之路、强军之路,奋勇前进。我们相信,从南昌城头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人民军队,必将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