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第12版:旅游报12版

神农架林区:“绿水青山”织就生态旅游画卷

翠脉横卧,碧水长流。绿色是神农架林区最亮的底色,也是神农架林区创建全域旅游最大的特色。在这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神农架林区从国有林场转型森林公园,再转型为生态旅游目的地,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域旅游路径。

要发展,先保护。确保生态资源安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神农架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多年来,神农架林区持续实施生态保护项目,完成生态环境修复63处21万平方米、生态移民搬迁1340户4422人,关停了37座水电站。根据神农架景区环境特点,建设有25处野生动物通道。通过建立自然课堂,配套建设一系列科普设施,培养会讲神农架生态故事的专业导游队伍,多举措传播生态保护思想。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神农架林区有效化解了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林木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变,过去的伐木人变成了今天的护林人和旅游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接待服务人员达到了1.7万。砍伐森林的生产行为杜绝了,没有人再为了生计为了发展经济去破坏资源环境。林区通过实施生态公益管护工程,让原住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聘用了2469名农民作为管护员,带动17个村5346户15755人脱贫;通过实施以电代薪工程,每户每年补贴3000元,减少居民用柴依赖和砍伐;通过实施兽灾补偿商业保险,引导农民保护野生动物。

围绕生态产业和旅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神农架开发了“生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康养”“生态+旅游+研学”“生态+旅游+体育”“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小镇(乡村)”等系列生态体验产品,形成了生态旅游产品研发、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和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构建起了多业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综合产业体系。

2020-12-1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037.html 1 神农架林区:“绿水青山”织就生态旅游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