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山东:用榜样的力量助推研学旅行创新发展

近日,由山东省总工会、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共同主办,由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组织实施的“2020首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泉城济南举办。此次大赛再树精品,引领发展,创新结硕果。《红色沂蒙 薪火相传——沂蒙精神红色研学之旅》《“儒学探秘·泉乡记忆”研学之旅两日研学旅行线路》《一本书的诞生》《“走进圣人的世界”——尼山圣境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等一大批精品旅游研学线路脱颖而出。

培植精品旅游产业“新亮点”

自7月30日大赛启动以来,主办单位先后召开了20余次不同形式的组织发动会、专家座谈研讨会、协调推进会等,为大赛的举办指明了方向,保证了效果。纵览大赛,获奖的个人或作品用全新的角度、不同的视角挖掘、融入和展示传统文化、情感、价值元素,将名称、形象、故事等文化符号进行了创新性转化和高水平传承,孵化了一批优秀研学线路和文创成果,形成了精品旅游产业全新链条,提升了精品旅游产业影响力,不断激发出精品旅游产业新动能,培植了精品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催生精品旅游产业“新热点”

启动仪式当日,大赛实施方在现场外组织了山东新华书店、尼山圣境、三孔景区、东阿阿胶等15家重点企业现场做了创新研学课程及研学体验项目展示。组委会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工作机制,宣传推广,广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报名。通过中国旅游新闻网、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趣游山东”新媒体矩阵等广泛发布大赛相关信息。研学大赛承办单位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研学分会秘书处向各会员单位一对一发送相关资料,并进行电话沟通;积极宣传和推广大赛,鼓励相关机构报名。

8月3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专门下发了大赛报名通知,各地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响应,各地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咨询量逐步上升,全省形成了关注大赛、积极参与大赛的良好氛围。截至报名结束,总共收到研学旅行作品1289件作品。作为山东省首次研学旅行方面的大赛,受到全省各大高校职业院校、政府部门、相关协会的高度关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高校积极发动师生参赛。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学生报名351件,校内评选出60件优秀作品。人民日报数字、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也对颁奖典礼活动做了相关宣传。大赛信息在百度搜索中约有1240万个相关结果,大赛新闻传播力度空前,“研学大赛”和“文创大赛”成为网络热词。

拓展精品旅游产业“新卖点”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冯维国介绍,10月12日—20日,大赛入围作品网评阶段受到了高校、旅游企业、景区等部门的高度关注。截至网评结束,投票总数为509062票,访问量为1100981人次,得票最高的作品为26964票。

本次研学大赛作品突出创新性,大部分是最新成果,以文字类居多,且大多还未进行版权登记。为维护设计者权益,网评阶段研学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对作品进行了部分展示,并逐一添加了水印。按照研学大赛方案开通版权预登记绿色通道,帮助其做好参赛研学线路的版权登记和知识产品保护。

冯维国介绍,本次大赛注重“转化”这一主题,通过资源对接和持续服务,创新打造精品旅游产业全新链条,做大做优合作平台,实现了持续为山东省消费赋能的效果。大赛探索了研学旅行的服务新模式,打造精品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资源共享平台,树立了行业标杆;参赛单位和个人为大赛奉献了一件件具有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的精美作品,绘就了展现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新优势的齐鲁画卷。

下一届大赛将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为核心内容,以“一红、两河、三美”主题开展。一红既红色文化。挖掘红色基因,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及利用文章;两河既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把“两河”沿线地区作为大赛作品创作重点区域;三美既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借助大赛,做实山东省乡村振兴支撑面。同时第二届大赛还计划增加行业论坛环节,用专家视角提升山东省研学创新水平,继续通过榜样的力量,为山东省研学旅行产业发展持续增添活力。(张令伟)

2020-12-07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656.html 1 山东:用榜样的力量助推研学旅行创新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