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重庆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举办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 2024-11-26 17:19:33

近日,重庆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大足举办。大会明确了重庆文化旅游未来发展方向: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地、西部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引领地,形成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文旅融合助力新重庆建设

近年来,重庆市扎实推进政治立魂、精神立德、人文立城、文艺立品、创新立业、变革立制,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着力塑造“世界山水都市”“壮美长江三峡”等文旅名片,精心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及度假区、世界内河游轮集群、红色旅游高地、遗产旅游胜地、世界温泉之都等旅游精品,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党的二十大以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得到快速复苏。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均突破1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13.5%;三峡游轮、两江游船接待量创30年新高。

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方面,川渝组建合作联盟36个,签订合作协议103份;联合推进申遗项目3个、重大文旅共建项目15个;年均开展文艺院团互动演出、“景区惠民游”等文旅活动110项,创新协同立法并实施《川剧保护传承条例》。

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方面,重庆市获各类文艺大奖45项;建成“三馆一中心”1.2万个,全市文图两馆一级馆率居西部地区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馆藏文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分别增长16%、34%、7%、20%。

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方面,全市串珠成链,培育形成了以山水都市、壮美三峡、多彩武陵等为代表的旅游精品体系,打造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17条;提质打造5A级景区12家,增速居全国前列;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5个;培育万州天生城文旅街区等新产品新场景800余个,举办“渝味360碗”美食评选等活动1000余项,推出演艺场所100余家。

在旅游便捷度提升方面,上线惠游重庆、高品质文化生活、巴渝文物应用,贯通“景区拥堵一件事”“入境游口岸签一网通办”快响机制;成立陆海新通道旅游推广联盟,开通重庆至印尼雅加达、马来西亚槟城旅游包机直航。

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汇集磅礴力量

本次重庆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是近年来重庆规模最大的一次文旅盛会,也打开了一扇展望未来的窗口,释放了打通资源、多方协作的新信号。大会为未来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绘就了新蓝图。

要强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引领带动,深化川渝文旅规划协同、基础设施联通,共建川渝文旅统一大市场,携手打造巴蜀高品质文旅景观带和特色文旅地标,合力创建文化和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

要串珠成链整合文旅资源,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黄金旅游带,积极发展多彩风情武陵游,加快构建彰显国际范、巴蜀韵、重庆味的精品线路。

要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世界级、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遗产旅游胜地,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旅产业转化应用,大力发展数字文创产业,塑造高质量、具有竞争力的重庆文旅产品。

要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面推进文旅业态模式创新,做靓做优“渝味360碗”美食品牌、打造世界美食之都,培育“文旅+康养、休闲”等多元特色新业态,深度挖掘地域民俗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家体验等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定制、智能、时尚、互动等新型文旅消费。

要培育建强市场主体,深化国有文旅企业改革,加大力度引育领军型、骨干型文旅企业,发展文旅专精特新企业,激发文旅领域创新创造活力。

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建筑等活化转化利用机制,建立企业、市场与院校协作的文创产品研发体系,构建整体智治机制,增强文旅行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实战能力。

要持续优化软硬件环境,推动文旅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加快布局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推进入境旅游便利化,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和文旅领域安全保障,持续提升文旅管理服务效能。

未来已来,向新出发。重庆文化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乘势而上、真抓实干,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借力文旅激发消费新活力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文旅盛宴,更是一次消费狂欢,让每一位游客在享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尽情释放消费的激情。

作为重庆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配套活动,2024年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嘉年华在大会期间举行。本次嘉年华整合了市内优质文旅资源,通过举办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成果展、“渝味360碗”美食集市、巴渝非遗文创集市三大主题活动,全面展示了“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文旅发展建设成果。此外,活动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举措,旨在丰富文旅市场供给,让“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进一步激发市民和游客对重庆文化旅游的热情和兴趣。

“渝味360碗”美食集市根据风味划分为7个主题板块:热辣滚烫、烟火小吃、花式鱼鲜、卤味知香、三蒸九扣、食养珍味、土苗风味,涵盖“渝味360碗”所有菜品类别。根据对应美食属性与在地文化,通过现场搭建、软装布置与实物陈列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呈现七大各具特色的主题摊位区,利用多元风格打造空间上“一步一打卡”的特色,增添游购乐趣。集市上,来自重庆各个区县的大厨们大显身手,现场制作各自的招牌菜。游客可近距离观看制作过程,第一时间品尝刚出锅的美食。

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成果展在大足区香国公园广场布置约5500平方米的沉浸式展区,全面、多元展现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新成就。展陈分为“世界山水都市”“壮美长江三峡”“多彩风情武陵”“旅游开放合作”“重庆文旅装备”5个板块,采取多种设计风格布展。展陈突出数字化赋能文旅发展,展示文旅数字化、科技运用的新成果和新体验。

巴渝非遗文创集市则以“巴渝古韵,薪火相传”为主题,分为“大美非遗”“乐享非遗”“匠心非遗”“茶和天下”4个单元,精选全市最具代表性的68个非遗文创项目5000余件展品,通过产品展示、互动体验、非遗展演等形式,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消费新场景,推动巴渝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第41期精品项目交流对接活动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招商推介活动。本次活动现场成果丰硕,共促成49个项目合作签约,签约金额达185.44亿元。其中,40个代表性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签约金额达177.45亿元。在政银企合作方面,活动现场共有10个项目展开集中授信,金额达36.37亿元。今年1月至9月,重庆市23家金融机构为52家文旅企业授信106.63亿元,放贷120.21亿元。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