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自己在江苏连云港海鲜蔬菜直销市场购买海鲜时遭遇“鬼秤”,找商家对峙讨要说法,对方回避问题,找市场管理人员维权,反遭抢夺手机。
事后,当地进行了通报,对涉事商户、市场主办方处以罚款,对存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涉事商户予以行政拘留。
记者5月23日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出挂牌督办函,对此次事件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解决“鬼秤”问题,如何全链条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表示,“缺斤少两”看似是小事,但它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如果缺斤少两经常发生,也会动摇市场秩序,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甚至让城市形象短期内“一蹶不振”。
然而,马亮表示,想解决鬼秤问题也有一定难度,应进行全链条治理:
很多电子秤技术升级,对监管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技术上做文章。
要加强全链条监管,追本溯源,了解这些改装后的秤如何流入市场中。
加强日常监管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要增强监管的预见性、综合性、敏捷性,不能出了问题才去解决问题,而是要更具前瞻性地关注问题、发现问题。
热评
人心一杆秤,心正秤才准!
俗话说:“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缺斤少两,缺的是道德,少的是敬畏。“鬼秤”之所以备受诟病,就在于不法商贩不知轻重,缺乏对法律的应有敬畏。事实一再证明,秤上动手脚,必然露马脚。在秤上玩鬼把戏,也许可得利于一时,但终究会付出沉重代价。
缺斤少两,非同小可。表面看,它伤害的只是普通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实际上,它还破坏市场秩序,乃至“冒犯”了营商环境。正如专家所称,将“动摇市场秩序,甚至危害城市形象”。因此,对于市场管理方来说,面对“鬼秤”,要零容忍,要敢于处理,要迅速出手,而不能慢悠悠,不能姑息纵容,更不能与之沆瀣一气,“穿一条裤子”。
连云港这起风波已经平息,而从近期的媒体报道看,不只是连云港存在“鬼秤”现象,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出现类似情况。故此,各地都应该主动作为,积极排查,狠抓日常监管。
有个细节是,连云港市海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公开道歉的同时,还诚恳表示:“切实将各项整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狠抓农贸市场的监管,同时辐射到商超、酒店、步行街等重点场所”。这也说明,清理“鬼秤”不能仅仅盯着农贸市场,还应举一反三,全面检查。此外,还需彻查、矫正“鬼秤”背后的非法改装生意。
“人心一杆秤,心正秤才准”。监管越有力,“鬼秤”就越不容易“捣鬼”;治理越精准,在秤上动手脚就越难。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坚持源头治理,坚决消除“鬼秤”,让市场环境更诚信,让消费者更安心。
(评论 |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