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红色>

古田镇要着力践行“示范”使命,进一步创新文旅融合机制,深化“红色旅游+”,推动红色旅游迭代升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红色旅游作为弘扬革命精神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获评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正进一步提质升级,推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建设。

作为古田会议和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地、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古田镇要着力践行“示范”使命,进一步创新文旅融合机制,深化“红色旅游+”,推动红色旅游迭代升级。

一是创新研学共建机制,形成“红色旅游+研学”新优势。

两次会议为古田留下独特的红色遗产,古田梅花山区域是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集地质、生态、客家文化于一体,研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古田的研学旅游市场集中度低、格局分散。要创新区域研学共建机制,依托龙岩市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以下简称“古田研学营地”),打响古田研学品牌。

首先,营造共建格局。支持古田研学营地统筹区域研学资源,鼓励区域内市直单位、旅游企业、研学基地、镇村等参与,共同开发红色、地质、生物多样性、森林、华南虎、农耕、非遗等研学项目,构建古田研学体系。

其次,突出红色研学。全力推动对古田会议的系统性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可看、可学、可感、可体验的研学产品,打造红色研学精品。

最后,做强研学示范。以建设全国研学目的地为目标,支持古田研学营地实施“名师名课名营”战略,深化与国家级研学营地及机构合作,打造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二是创新国防教育会商机制,培育“红色旅游+国防教育”新业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

在古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古田国防教育主题园正打造全国独具特色的新时代爱国主义军事教育和国防军事体验基地。要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抓住古田国防教育主题园建设契机,通过创新会商推进机制,加快完善软硬件设施,打造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首先,会商基地建设。建立与古田国防教育主题园涉建单位会商机制,持续推进主题园建设,完善国防成就展示、模拟实战演练、野外军事体验等设施,打造综合性、实训性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其次,会商课程开发。建立与地方国防动员办、福建古田干部学院、古田研学营地等会商机制,深挖古田、闽西国防教育资源,特别是古田会议精髓内涵,开发特色课程、教育模式和教学线路,推进国防教育体系化建设,打响古田国防教育品牌。

最后,会商对外联络。建立与龙岩军分区、古田会议纪念馆等会商机制,争取更多涉“军”单位、“兵”字企业来古田开展“国防教育之旅”,带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三是创新会奖联动机制,开辟“红色旅游+会奖”新赛道。

古田是古田会议和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地,给人的直观印象是“会议IP”,是开大会、议大事、作决策、出理论的圣地。

古田山庄曾承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是福建省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但古田的会奖旅游缺联动、市场小。要发挥古田“会议IP”效应,依托古田山庄,创新合作共赢机制,加强区域内外联动,打响“开会到古田,成功再出发”品牌。

首先,区域联动。建立古田山庄与古田区域内酒店、民宿等资源的合作关系,构建资源互通、服务协同的酒店协作体系,并按打造会奖旅游目的地要求,对古田山庄进行提档升级,完善服务配套,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其次,市内联动。建立古田山庄与全市各旅游景点的合作关系,如永定的客家土楼、连城的新泉温泉等,按会奖旅游要求,开发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旅游等线路,满足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游客需求。

最后,市外联动。特别重视加强与对口合作城市广州、外出乡贤等联动,争取广州各大品牌商务会议和龙岩籍品牌企业年会到古田举办。

四是创新非遗会演机制,打造“红色旅游+非遗”新场景。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结束后,红四军在会址左侧草坪举行了军民联欢活动。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曾多次到古田演出。古田给人的直观印象,还有“演艺IP”。

龙岩市非遗门类全、品种多、特色明,但各地非遗主要在本地展演。要发挥古田会议和古田“演艺IP”的品牌效应,创新非遗异地会演机制,依托古田景区,建立非遗会演平台,组织全市非遗进景区常态化轮演。

首先,加强统筹协调。支持古田景区与全市各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长期合作,在古田设立“闽西非遗展演区”。

其次,编好非遗节目。对全市非遗项目进行科学组合,融入红色文化,彰显时代精神,借助科技手段编排更多可感知、可参与的创新非遗节目,并提前公布每月古田非遗展演节目单与时间表。

最后,推动非遗传承。在古田设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让传承人之间、游客与传承人之间更好地交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提升景区内涵品质。

(作者单位:龙岩古田红色资源保护与发展管理中心)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