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旅融合的加速发展,社会对艺术实践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文旅产业输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责任。为了实现“文化+旅游”双赢局面,高校应紧扣新业态需求,挖掘艺术实践类人才培养的新内涵,通过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课程模式创新:注重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当前,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深化,艺术实践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艺术技能,还需理解传统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意义,并掌握旅游行业的特性,进而将艺术创作与旅游资源结合,开发出具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因此,高校在美育课程模式创新时,应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艺术实践类人才核心素养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确保人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明确课程目标与内容创新方向。课程目标可为课程建设指引方向。文旅融合背景下,应将深化学生对文旅艺术形式的认知与增强学生文化认同作为美育课程目标,通过系统性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课程内容作为实现目标的关键,需基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需求进行创新,并结合传统艺术的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艺术门类及其文化内涵。课程内容可包括文旅产品设计、景区艺术规划、传统音乐文化等模块,通过完善的课程内容结构,塑造文旅艺术实践类人才的多元化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强化多元学科交叉与课程设计。文旅融合对跨学科人才提出了要求,高校在设计艺术实践类课程群时,需重视理论指导课程的多元性,涵盖从基础理论到深层理解的逐步递进,帮助学生在欣赏与分析艺术形式的过程中了解文化背景,提升对文旅艺术的认知。同时,应结合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以传统艺术为基础的创新表达能力。
优化课程实施与评价机制。课程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应引入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实际项目设计课程载体,确保课程设计的可实践性与有效性。课程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的保障工具,应贯穿课程建设全过程,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文旅行业的专业需求。可通过引入企业评价体系和第三方评价机制,重点考核检查学生在知识学习与实践中的融合能力、跨学科文化互动的成效等,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深化:推动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应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深度,搭建艺术实践类人才培养的平台。要通过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构建高校、企业、政府等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校企协同的合作实践平台。在艺术实践类人才培养过程中,须注重企业的参与,运用文旅景点、文化遗址、红色旅游基地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江西省拥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为高校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场所可通过展陈、VR、AR等多种方式,运用智能穿戴等科技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具身化学习和沉浸式体验。此类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艺术实践类人才的培养手段,也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促进文化知识的深化理解。
完善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内容。高校应基于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企业可提供实践平台和技术支持,高校可通过专业师资提供理论讲解和应用指导,形成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共同体”。例如,可依托文旅企业实际需求,设计旅游演艺策划、景区艺术规划、传统音乐文化普及等实习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注重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衔接。高校在文旅产业实践教学中应注重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通过校企合作,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可通过调研、演唱、舞蹈展示、文旅创意设计等活动,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增强学生对文旅产业的价值认同感。
培养创新能力: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多样化需求,高校应注重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进而推动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课程内容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契合度。高校在构建艺术实践类课程体系时,应在课程内容上贴合文旅产业的需求。将优秀文化与传统艺术相结合,融入VR、AR等前沿技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并通过多维教学场景的建设,使学生切身感受文旅融合的独特性,培养其文化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以文旅创新为导向建设实践课程。高校可通过引入具体的项目教学法,结合文旅产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操中提升专业能力。例如,通过“文旅音乐节策划与营销”等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文旅产品的策划和运营流程,体验文旅活动的执行过程,为学生提供在真实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使其具备创意策划、项目管理的能力,为其今后进入文旅行业奠定基础。
完善实践性与创新性并重的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中,高校需注重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平衡,将文化认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课程评价体系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构建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体系。引入企业和行业专家的反馈,通过综合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例如,将学生的红色歌谣演唱、红色舞蹈展示、创意设计等作为考核内容,考查学生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文旅融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艺术实践类人才培养面临着新挑战。文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不断创新美育课程设计模式,探索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的高度契合,推动艺术实践类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为文旅产业的繁荣与创新提供有力支持。(陈雅萍,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本文系2024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人工智能赋能中央苏区红色音乐传播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24YS19)、202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红色文化育人研究)“智媒时代江西红色歌曲助力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机制与路径研究”(HSWH240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