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镇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中部,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拥有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3.8万人,是传统的农业镇。这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处于首都“半小时经济圈”内。2023年以来,石楼镇在推动文旅融合、强化微改革微创新的道路上好剧不断、好戏连台,交出了一批亮眼成绩单。2023年,石楼镇接待游客17.7万人次,同比增长53.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41万元,同比增长55.5%;仅夏村市集综合体文旅项目就增加村集体收入300余万元,带动1000多位村民就业。2024年上半年,全镇接待游客已突破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82.5万元。文旅融合改革发展为全镇实现共同富裕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
一、改革背景
(一)发展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以来,石楼镇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局,充分挖掘和盘活丰富的文旅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聚焦打造京津冀亲子游、研学游、周末假日游首选地,积极探索农文旅体商科教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在文化体验方式、文旅IP打造上不断破旧立新,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切实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有效提升镇域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为建成“贾岛故里·诗韵石楼”全域旅游示范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质生产力。
(二)现状分析
进入新时代,首都市民对文化旅游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体验农耕文化、寻找记忆中的乡愁,成为市民期盼的重要内容。面对旅游体系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脱节,旅游要素配套滞后,有效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石楼镇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主动求新求变,以创建全域旅游为引领,以文为魂、以绿为形、以水为脉,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融合、村企联合等改革措施,探索出一条以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石楼优势
发展路径清晰。石楼镇坚持“以文兴业,以文化人,以文促治”,努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房山答卷的优等生。依托贾岛文化资源和“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北京市级农业产业园”两大金字招牌,围绕“京南绿宝石 幸福新石楼”建设目标,以草根堂和普米森林等亲子游产品为重点,全方位打造健康、诗韵、研学、科创、美颜等10个特色小镇区块,切实推动全域旅游与文化、农业、林业、康养等业态深度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石楼镇绿海田园气息浓郁,林地成片、农田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尤其以1400公顷生态林最为突出,林木绿化率高达42.98%,形成了东、西、南三大森林景观体系。大石河、周口店河、马刨泉河蜿蜒穿绕,水量充沛,在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形成大片湿地,良好的水域景观吸引了大量观光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文化资源丰富。石楼镇文化多元,底蕴深厚,素有“贾岛故里”之称,有延续历史文脉的贾公祠、云盖禅寺等历史文化资源,有赓续红色血脉的蒋维平英雄事迹等红色文化资源,有赓续民间文化根脉的高跷、小车会等民俗文化资源。
二、改革举措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在改革各项工作推进中,石楼镇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策集成,坚持强镇兴村富民。特别是,成立了石楼镇乡村振兴改革领导小组,立足资源优势,打破科室和行业壁垒,整合农业、林业、水务、三资等部门资源,将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锚点定在了文旅产业融合的路径上,“为文旅而农林”“为文旅而水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
二是坚持推陈出新,建立文旅融合发展新体制。一方面,成立了石楼镇文旅企业联盟。镇域内28家涉文旅和有意愿参与文旅发展的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定期座谈、例会、考察、研讨等形式,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达到资源互推、客源互引、合作共赢的效果。另一方面,成立了石楼镇贾岛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辖区内12个村的经联社,均作为股东参与其中,各村不参与公司的具体运营,年底按股分红。通过以上两个组织,切实形成石楼镇村企联动、镇企联动、村村联动、镇村联动、内外联动的运作体制,打造出一个便捷高效的区域文旅发展共同体。
三是坚持多规合一,绘就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坚持把规划摆在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创新实施“多规合一”,将镇域文旅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规划紧密衔接,作为引领发展的“导航仪”和“施工图”。石楼镇“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不仅增强了规划的前瞻性和引领性,还确保了各项发展举措的协同性和一致性,特别是围绕“诗词、农业、林下”等资源,做好“旅游+”文章,全面提升研学、康养等旅游品质,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从旅游自循环向“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转变。2024年,全镇共确定30个重点产业项目。目前,“京南第一市”、普米森林和中青旅“麦巴胺公社”等多个重点文旅项目正在加速成长。
四是坚持协同发展,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优势。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等新产品,增强“贾岛故里”文旅品牌美誉度知晓度,做强“农耕文化”农事特色品牌,以点带面,串联全域旅游资源,实现一二三产协同发展。与中国电信深度合作,推出“一部手机游石楼”智能平台,形成吃喝玩乐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掌上推介。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水上民宿、水岸经济,切实丰富旅游业态。特别是在打造网红打卡地和优质活动品牌方面,“石楼春晚”荣登央视新闻联播,“夏村年会”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2024年春节期间,2月10日至17日,“夏村年会”8天接待游客15.2万人次,综合收入801.2万元。
五是坚持创新创意,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产品。一方面,通过打造高质量文化园区,联动化建设文旅融合新高地。为实现文旅产业的聚集效应,石楼镇以贾岛文化和盘古御琴为支撑,打造诗词实景演出、古琴演奏、书画创作展示等创意体验旅游产品,优化升级贾岛文创产业园。利用“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优势,采取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的策略,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打造高水平的文创产品和文艺作品,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文创商品的有效转化。比如,推出“石来运转”系列伴手礼等文创产品,丰富了旅游商品,提升了地区文化的传播力。推出舞台剧、实景剧等文艺作品,将其打造成为展示文旅魅力的亮丽名片,提高了地区知名度。2023年全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演出251场,观众12.5万人次。
六是坚持融入京津冀,拓宽文旅融合发展新市场。石楼镇抢抓房山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京津冀旅游开放合作大局。尤其是通过主动参与“京津冀”三地旅游线路共建、资源同享、品牌联树以及客源互送,成功拓宽了旅游市场,实现了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极大地提升了石楼镇旅游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三、改革成效
(一)以文兴业,经济效益明显增长
石楼镇在文旅融合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文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地区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新优势。改革以来,2023年,实现游客数量激增和旅游收入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上半年,仅一年多时间,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增长近5倍,可以说镇域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
(二)以文化人,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文旅融合方面的改革发展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在解决就业、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阔的创业就业空间,促进了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品质,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与展示地方文化,石楼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与了解,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三)以文促治,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石楼镇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科学规划与精心管理,石楼镇不仅保持了镇域内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清新的空气质量,还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石楼镇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