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海洋旅游学术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剑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封志明以及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主办方 供图
本次会议聚焦海洋旅游的多维度议题,紧扣“资源赋能”主题,从海洋生态环境与旅游绿色发展、滨海传统渔村转型发展、帆船旅游体验、滨水公共空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方面深入探讨新时期海洋旅游发展。
会议现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罗阳围绕“海洋生态环境与旅游绿色发展”的主题,提出海洋生态环境与旅游绿色发展的协同路径需通过生态承载力管理、社区参与和补偿机制实现保护与开发平衡,未来需聚焦修复工程的旅游价值量化、经济与环境协同机制等科学问题。福建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邓婧围绕“滨海传统渔村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分析了网红渔村的长红逻辑。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洋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曾启鸿围绕“游客对厦门市帆船旅游体验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游客对厦门市帆船旅游体验差异及影响因素。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生卢佳辰围绕“海洋旅游地游客时空情感体验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海洋旅游目的地游客时空情感体验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这些议题凸显多学科融合与实践导向,为海洋旅游从滨海走向深海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