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涂山之巅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熊代厚 2025-02-14 09:13:18

我曾多次路过蚌埠,但都没有停留。年后无事,想去几个城市走一走,第一站就选了蚌埠。

蚌埠属于皖北,过去盛产河蚌,埠是交易的码头,所以叫蚌埠。

首先来到张公山公园,入园处有一座钢铁雕塑,是一个巨大的蚌,里面有美女手持宝珠,是蚌埠的标志。

蚌埠最值得去的地方是涂山,相传它是大禹治水会盟天下诸侯之地。少时读书觉得它很遥远,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

车行20分钟,一块大石头卧在路边,上面写着朱红字:涂山风景区。

坐观光车可以到达半山腰的观景平台,平台很大,有廊有亭,可以俯瞰淮河和对面的荆山。相传两山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大禹就是在此劈山导淮,解决了水患。

涂山山顶有禹王宫,也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从观景平台到山顶要走一段很长的山路,有的地方比较陡峭,很是费了一番力气。

大禹是我景仰的一个人,他劳身焦思,身先士卒,过家门而不入,无私无畏,坚忍不拔。

途中有一巨石,矗立远望的样子,名曰启母石,也称望夫石。

相传当年洪水滔滔,禹父鲧治水无功而死,大禹继承父志,决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民。他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淮河边上的涂山,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

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13年未回家园。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夫归。她满怀思念之情,唱出“候人兮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等你(回来)啊”。据考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首情歌。

她朝思暮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这一望,就望了几千年。你若仔细看,她手里似乎还抱着一个孩子。据说这个孩子便是启,即夏王朝的开启者。

在望夫石的不远处,还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台桑”两个字。“台”通“怡”,文字介绍说这里就是涂山氏女生启的地方。

终于来到禹王宫。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的道教宫观,原有三进,现存二进。大禹的雕像端坐在主殿里面,一身凛然。

当初禹的父亲鲧治水是用土筑堤。他把人们活动的地方围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更凶了。

大禹领命之后,带领众人一起跋山涉水,寻找洪水的源头,对水情做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他们培修高处,使其更高,疏浚低处,使其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把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接起来,洪水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

大禹带领大家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上。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还组织人们利用水土发展农业生产,在湖泊中养殖鱼类、鹅鸭,种植蒲草,水害变成了水利,从此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我默立于大禹雕像前,向他深深地鞠了三躬。教了许多年的《史纪·夏本纪》,一直通过文本带领学生了解他的事迹,感知他的精神。今天,我站在这一片留下他足迹、音容、汗水的土地,缅怀他的一生。

我不由得想起张公山公园那座巨大的雕塑。如果说蚌埠盛产河蚌,蚌育珍珠,那么涂山可以说是蚌埠这座城市的一颗明珠,而大禹则是整个中华民族最闪亮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