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年的岁月时光里,潭柘寺究竟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为什么是北京城的建造模板?元朝长公主何故在此修行?10月1日晚,华灯初上,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景区异常热闹。由门头沟区委宣传部、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出品,门头沟区公共文化中心为支持单位,北京京演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制作的原创沉浸式导览剧《梦回潭柘》在景区迎来首演。近1个小时的时间里,观众们跟着北京建筑专业大学生柘生“梦回”潭柘寺,了解千年古刹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演出开始自晚上7时,潭柘寺内灯火辉煌,古树影绰,仿佛时间隧道悄然开启。在山门前,剧目主角柘生和一位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人物一同出场,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在柘生的介绍下,大家才知道这位仙翁竟是龙王。
演出现场 记者 魏彪 摄
随即,观众们走进潭柘寺开启这场梦幻之旅。旅途中,观众和柘生一起偶遇“银杏叶童子”,听他讲述古树的故事;与“妙严公主”交谈,了解她来这里出家的缘由;在大铜锅前邂逅“盛粥僧人”,知晓为什么铜锅漏沙不漏米,熬出的粥如此香甜;在猗玕亭前,吟诗作赋抒胸臆……剧中巧妙融入的互动环节,让观众仿佛成为剧情的一部分,亲身参与其中,体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在导览员的带领下,观众们穿梭于殿堂之间,一幕幕生动的历史场景重现。在一连串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故事中,观众解锁了潭柘寺的文化密码。
如何让文物更“鲜活”、更“新潮”,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不少探索。门头沟相关负责人介绍,《梦回潭柘》是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依托门头沟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活化利用属地文物资源,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与首都演艺人才团队强强联合,打造的首个原创沉浸式导览剧IP。剧目以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变迁为剧情脉络主线,通过戏剧艺术表现手法讲述潭柘寺1700年风雨沧桑和文化传承,以匠心独运的沉浸式导览引领观众体会、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不同于传统戏剧的观看形式,沉浸式导览剧作为一种引领潮流的演出形式,打破了传统戏剧观众与舞台之间无形的“墙”,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感。《梦回潭柘》在情节设计和演出呈现上紧跟热点,引入时下深受年轻人青睐的沉浸式戏剧表演形式。在剧中,观众既是观演者,更是亲历者。“在剧中NPC人物的引导下,一步一景,在古建地标附近触发的一段段意想不到的剧情,让自己仿佛在历史中穿越,这种特殊的体验让人印象深刻。”来自丰台的梁瑾说。
眼下,越来越多游客会因为一场演出,光顾一座城市,爱上一座城市。《梦回潭柘》的成功首演标志着门头沟区在培育景区文旅演艺新业态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也是门头沟区通过打造文旅演艺消费新场景,点亮景区周边夜经济,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门头沟相关负责人说:“这部剧的推出,是门头沟区培育文旅新业态、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一次探索,也是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点亮周边夜经济的一次全新尝试。”
演出现场 记者 魏彪 摄
“你为什么来这潭柘寺?”“你们呢?为什么来这潭柘寺?”“2024年秋天,我第一次来到潭柘寺,第一眼看到它,我便爱上了它。我的使命就是保护古建筑,让他们再次焕发新的生命。”演出尾声,在故事人物的对话中,柘生从梦中醒来,他表示,“我将肩负着新时代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荣耀使命继续前行。”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的热情依旧未减,不少人恋恋不舍,或与演员合影。“以前只知道这里是个古老的寺庙,但通过这部剧,我看到了它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年轻观众小王兴奋地说:“这次观演更像是一次历史旅行,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创意,让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更加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介绍,经历首轮演出打磨的原创沉浸式导览剧《梦回潭柘》即将在10月中下旬与公众正式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