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各地迎来旅游旺季,有不少游客开始把目光转向云端,五彩缤纷的热气球向空中升腾、动力伞如轻盈的彩蝶般乘风而上、直升机在轰鸣声中飞向蓝天……精彩纷呈的低空旅游项目让游客从另一种视角领略壮美山河。
“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放眼全国,地方发展低空旅游、大众体验低空旅游的热情高涨,低空旅游装备频频“上新”。
装备升级 抢占先机
“装备又上新了”“越来越火热了”“人多到挤不进展台”……2024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近日在深圳举办。展会现场,一架外形酷似“UFO”的载人飞碟吸引众多观众前来拍照。“本次展出的载人飞碟是专门应用于旅游场景的低空飞行产品。”深圳智航无人机有限公司载人飞碟事业部项目总监贺中笑介绍,这架载人飞碟能够在狭小空间内起降,一体式的玻璃座舱罩确保了360度无死角的观景视野,其飞行高度一般在30至50米。
近年来,一系列低空旅游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亮相各大博览会,为低空旅游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也让更多人的飞行梦想照进现实。
在4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多家企业携带的低空旅游领域黑科技产品也颇为吸睛。其中,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带来了旗舰产品——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刚刚获得适航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
“未来,乘坐亿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游客,不需要任何驾驶技术,也不需要考任何驾照,只需预约‘空中的士’,一键下达指令就可以‘自由飞行’。”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续航多少?”“飞行体验一次要多久?”在2023年(第四届)海南国际旅游装备博览会上,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亿航AAV也引来不少参展观众询问。
“这个飞行器可以乘坐两人,纯电动,续航50公里左右,一次飞行时间要5至7分钟,目前主要应用于三亚市各景区的低空旅游飞行项目。”参展商谭向东介绍,“近年来,低空旅游飞行项目颇受年轻游客的青睐。目前,已有几家采购商向我们表明了订购意愿。”
新鲜玩法 丰富体验
“这是我第二次游福建土楼了,以前只能看到土楼的局部,这次从空中俯瞰土楼,感觉更加直观、震撼。我看到永定土楼群的宏大规模,才真正体会到客家先民的了不起。”5月28日,在福建永定土楼景区的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先生在体验了直升机空中飞行项目后说。
“今年1月,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引进了这个直升机空中飞行体验项目。项目包括土楼王子景区‘精华飞’及洪坑土楼群至高北土楼群往返‘豪华飞’两条航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李长流说,截至目前,这个项目已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
如今,在各大景区,乘坐直升机、动力三角翼、热气球或滑翔伞为载体的低空飞行旅游项目悄然兴起,从高空俯瞰大地美景的新玩法日益“火”出圈。
空中游览张掖丹霞景区,悬崖峭壁、峰林石柱、丘陵沟壑像一幅色彩明丽的写意画卷缓缓展开。“自2018年以来,景区低空旅游产品已开发了直升机观光、热气球系留飞、动力伞飞翔等8款产品,现有AW—109直升机1架、贝尔407直升机1架、动力伞10架、热气球30个等在服役。”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任开明介绍,景区低空旅游产品旅游载客量累计达16.8万人次。
目前,海南南湾猴岛生态旅游区结合空中缆车,研发精而深的飞行定制游。“在实际体验中,我们有跨海旅游观光缆车,主打非封闭式观光体验。陵水南湾猴岛周边资源业态丰富,有岛屿地貌、渔排文化、森林山野与磅礴海景,因此直升机在环线设计很有巧思,可以让游客游有所值。”南湾猴岛生态旅游区品牌运营副总监邢福海说。
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于2018年获评吉林省首家航空飞行基地。“近年来,度假区围绕‘22℃的夏天’自然避暑康养主题,开展丰富好玩的航空飞行项目,为广大航空爱好者提供轮式动力滑翔伞、无动力滑翔伞、热气球、动力三角翼等多种飞行器飞行体验。”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市场营销总监黄钟锐介绍,度假区同时提供飞行培训、航空营地教育等项目。
多方推动 护航安全
作为低空经济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低空旅游成为近年来旅游消费的一个新热点。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提出要拓展新型通用航空消费示范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多样化低空旅游产品,推进“通用航空+旅游”应用示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日前印发《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也特别提到更新升级低空飞行器等旅游观光设备。
随着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政策不断倾斜,地方也正在从自身的产业基础出发,抢抓机遇,寻找低空旅游的“破局点”。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就《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北京将创新并开放多元应用场景,围绕特色文旅,在延庆、平谷、密云等区发展低空旅游、飞行体验等产业。
4月22日至5月23日,《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其中提出,拓展新型低空消费市场。依托济南、青岛等重点旅游城市,成立跨行业联盟,推动低空飞行和旅游、体育、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拓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私人飞行和公务航空消费市场。支持黄河沿线、仙境海岸、红色沂蒙等重点旅游区,利用轻小型固定翼电动飞机、新能源无人机等新型航空器,开发多样化低空旅游产品。
低空旅游腾飞,需让安全先行。针对低空旅游的安全风险监管,低空旅游走在全国前列的三亚市已然进行了探索。去年,三亚市出台了促进低空旅游发展暂行办法,从产业规划、经营管理、安全监管、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办法明确规定,低空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对低空旅游活动安全负主体责任。低空旅游经营者应当配备安全主任,依法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督导员,在实施飞行前对旅游者开展充分的安全培训,并对低空旅游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管。
“我们正在积极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相适应、有特色的法治保障基础,进一步推动全市低空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独特的旅游体验。”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钟凤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