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2024年财报全部出炉。财报显示,三大航2024年虽未能扭亏为盈,但均实现大幅减亏,合计减亏金额约73亿元。2024年,民航市场加快复苏,旅客运输量突破7.3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有业者认为,航线恢复、入出境游客量增加等是三大航业绩回暖的重要因素。
持续恢复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统计,2024年,民航全行业国际客运航班增至每周6400班,恢复至疫情前84%。新增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点19个,我国至中亚、西亚、欧洲方向旅客运输量超2019年水平,分别增长152.4%、49.5%、25.7%。
2024年,三大航的国际航线客运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
东航确立“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的航线拓展策略,国际航线的恢复速度远超行业,新增上海至利雅得、马赛、喀山等11条国际航线,打造上海至新加坡、曼谷等7条国际快线,加密上海至欧洲、澳大利亚航线,国际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的102%。东航航线网络可直接通达港澳台,以及东亚、东南亚、中东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国际都市。
东航表示,日韩市场是航空业传统的高收益市场,而东航是中日市场份额最大的承运人,日韩市场恢复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
国航同样加快恢复和新开国际航线,国际投入同比增长一倍。截至报告期末,国航经营客运航线847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190条,通航国家及地区45 个。2024年国际客运收入为373.85亿元,占比24.63%。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张宁分析,三大航大幅度减亏与我国入出境旅游政策的全面放宽和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有较大关系。“旅游业复苏带来入出境游客量增长,国际航线快速恢复并不断优化布局,旅游市场需求得以充分释放,其中高收益和中转客源的增加,直接带来了航司收益的增长。”
国航财报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第三季度营收486.30亿元,也是一年之中唯一盈利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44亿元。“2024年暑运、十一假期产生了较强集客效应,带动全年票价水平。”国航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
“从当前民航客源结构看,新增旅客主要由休闲旅游和探亲的旅客构成,这一客群的需求极为旺盛,为航空公司带来了较大的市场机遇。”去哪儿网航旅大数据研究院分析。
降本增效
有业者分析,尽管国际市场航班量与旅客运输量快速回升,但三大航仍面临着公商务出行需求疲软、全球供应链波动推高运营成本、地缘风险加剧行业竞争等多重压力。
南航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2024年客运收益下降,主要有行业竞争、高铁等其他交通方式分流、旅客消费谨慎等因素。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果航司无法有效增强预判能力,未能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和定价机制,未能建立相应的运力引进、退出机制,未能进一步提升国际航线的运营品质,就会对经营效益产生较大影响。
对此,三大航正通过战略调整与创新探索,进行收益管理创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比如,南航坚持“两匹配两加强,边际贡献总量最大化”策略,抢抓市场恢复机会。
国航通过优化产品设计、精细化营销把控,完善线上销售及外籍旅客入境游等产品体系,实现精准销售,多措并举促进航班增收。抓牢辅营产品收入,推动选座服务等拳头产品精细化管理。加大营销创新力度,建立季度产品发布机制,完善入境游产品体系,举办“凤凰知音”成立30周年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对于投资者“亏损收窄的经营努力有哪些”的提问,国航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国航2024年收入端保价争量,成本端严控成本。2025年,将通过提高和优化机队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东航则创新产品体系,推出“易享退”“区域通”特色产品,升级空铁联运、扩大空巴联运、探索空水联运,推出“行享东方”经济舱次卡、“博物馆优享”等航旅融合产品,上线“前排就座”候补升舱电子券等辅营产品,扩大优享类产品和辅营产品的销售等,实现了增收。
对此,张宁评价道,“航空+文旅”能够更好地覆盖新兴客群的需求,以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赋能产品价值,在固强显性交通出行业务的同时补弱隐性体验服务,还能强化航司产品IP价值输出,进一步提升航空产品品牌辨识度,获取更高的溢价空间。
航旅融合
对于今年的发展,有业者判断,民航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行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3月30日,全国民航开始执行2025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夏秋航季覆盖暑运以及多个公众假期,这期间更多出行需求将持续释放。随着这两年小城旅游的火爆,今年的新航季也将有更多的运力投放在支线航线上。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在新开辟航线方面,包括三大航在内共有38家航空公司计划在新开的640条国内独飞客运航线上,每周安排定期航班6454班,新开独飞航线集中在新疆、内蒙古、贵州等省区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与重庆、贵阳、长沙等枢纽机场间的干支衔接航线和支线航线。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民航局将聚焦“入境游、研学游、亲子游、银发游”等航旅融合发展需求,深挖市场潜力,扩大航空运输市场需求。
多家航司也将在航旅融合方面进行尝试。东航方面明确将拓展空铁、空巴、空轨、空水多式联运产品,开发“航空+文旅”融合产品,扩大收入来源。
国航方面,今年将加密北京—乌鲁木齐、北京—敦煌等长途旅游热点航线,新开北京—阿勒泰等新晋热门市场。
张宁建议,航司要根据运力水平和市场需求重新分配航线资源,增加对区域热点旅游城市的航班密度,或开辟新兴旅游目的地航线,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适时调整优化航线网络。要探索产品创新,加强航空与铁路、酒店、景区等业态合作,打造“航空+旅游”套餐式、定制化业务,推出“机票+酒店”“机票+景区”“空铁联运”等打包产品,提升旅游便利性;要持续拓展辅营业务,针对游客服务和体验升级的需求,拓展行李托运、选座、机上餐饮等附加业务收入来源;要提高服务效率,通过推广线上值机、电子行李牌、AI客服等无接触智慧化服务,提高旅游客群的出行效率。
“民航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南航将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民航与旅游消费的协同发展。”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韩文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