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业>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培训班近日在江苏扬州举办,邀请文化和旅游行业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专家学者、有关单位负责人授课并作交流分享,在提升、拓展从业人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同时,对文化和旅游领域标准化工作进展和成就进行系统梳理,推动标准化建设,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制度 成效明显

科学的标准化治理体系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保障。2018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我国标准化工作走上“快车道”;2021年,《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布,为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我国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进程明显加快,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度显著增强,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和旅游部于2023年2月印发《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2024年5月印发《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细则》,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助力行业管理与服务提升、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李蔚介绍,近年来,我国积极加强文化数字化标准建设,文化新业态标准实现突破,文化标准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未来,文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性、标准的引领性将进一步加强和凸显,行业融合趋势在标准中将进一步体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所长付强介绍:“标准化工作一直是我国旅游行业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现已形成了‘机制建设、部门联动、规划指引’三位一体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这不仅体现了旅游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也为其他行业标准化管理模式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凌云认为,随着我国旅游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旅游业与其他行业、部门和领域融合发展,拓宽了旅游标准化的发展空间,涌现出一批优质标准,发挥了标准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推进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激发文旅融合新动能。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优化标准化工作机制,完善标准体系,逐步深化标准宣贯实施,促进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优化供给 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文化和旅游标准供给,在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国际接轨、提升行业品质和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推进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例如,浙江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省际合作,着力解决标准普适性问题;四川省雅安市打造“金熊猫”旅游服务标准化品牌,促进当地旅游业服务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江苏省率先研制省内文化和旅游数字标准体系,扬州市制定发布旅游警察、城市书房等省级地方标准,淮安市金湖县开展县域标准化建设,实现了从“一张白纸”到全国示范的转变等,这些工作为文旅智慧化发展做出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一些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也在标准化建设中卓有成效。例如,安徽省图书馆自2008年起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将标准化理念引入图书馆管理;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建立13套标准化体系,制定2000余项企业标准,并自主研发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和服务双提升。

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发展新需求,配合行业管理要求推出市场急需标准,推动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化发展。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院长、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申晓娟介绍,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充分利用图书馆学、文献学等学科理论,形成了以技术标准为支撑、管理标准为指导、服务标准为应用的符合中国图书馆事业实际情况的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舞台设备检测中心主任、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涛介绍,剧场标准体系建设、维护有序推进,制修订的一系列技术、服务标准为演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面向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所属剧院场馆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舞台机械—刚性防火隔离幕》实施情况评估和复检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所长、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建明表示,目前,委员会已形成由旅游基础标准、旅游业态标准、旅游目的地标准、旅游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标准、旅游市场监督监测标准等构成的旅游标准体系。“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旅游市场新需求,使标准更符合市场实际。”

创新发展 寻求突破

我国文化和旅游业快速发展,要求标准化工作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创新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其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

付强认为,当前,除了需要继续创新标准化运行机制、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监督、推进标准化示范工程以外,还要在加大新兴业态标准制修订等方面有所突破。要及时总结新兴业态发展情况,在制定相关标准予以规范的同时,不断适应新形势对标准化提出的新需求。

“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工作互为支撑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为标准。”李蔚认为,未来应加强文化领域标准数字化理论研究,完善标准数字化资源管理。同时,建设标准化管理服务平台将是未来文化标准化建设应重点关注的方面。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完善的标准,还需积极推动标准的落地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行业和地方标准处三级调研员赵锦芳认为,就地方标准而言,应通过构建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网、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和典型案例推广等手段强化标准实施应用。“要调动地方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构建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网,推动相关标准落地见效。同时,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和典型案例推广,让政府感受到标准化投入有价值,让标准化工作者感觉到标准化工作有意义。”

刘建明认为,未来还应同国际接轨,着力提升我国旅游国际标准化水平。“各地应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标准国际化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企业、个人进行旅游标准国际化科学研究。同时,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选派专业人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培养标准国际化人才。”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