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社主办
公司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特别策划 >
“自设立以来,‘5·19中国旅游日’对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凝聚全社会发展旅游的共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近年来,江西聚焦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以文旅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对外贸易,持续放大‘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百姓富’综合效应,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需要。”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专访时说。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将剧场搬到山水间’,积极助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靳东说。
随着旅游消费需求向多元体验转变,“旅游+百业 百业+旅游”的跨界互动愈发活跃,旅游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从宅酒店、躺平式旅游、酒店微度假等旅游新方式的出现可以看出,酒店已由单纯的住宿提供者成为多业态的连接者。”锦江酒店(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伟说。
“长期稳定成长的国家经济、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壮丽河山、越来越高的开放水平和越来越自信的国民等聚合而成的中国梦,既是我们讲述中国旅游故事的基本内涵,又为我们讲述中国旅游故事提供了全新动能。”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在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说。
从兵马俑千人千面撞脸现实人物到清一色的单眼皮之谜,从遵循“人体工程学”的铠甲设计到兵马俑手掌上的“事业线”,从兵马俑为何没有头盔到鞋底上的针眼……凭借别出心裁的讲解,芥末俘获了众多游客的心。
“现在的上海,楼更高、水更清、街道更美了。”说起自己的家乡,全国特级导游孙国英十分自豪,她说:“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上海变化也很大,公共交通四通八达,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很高。作为一个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的城市,五湖四海的人来到这里都能找到归属感,欢迎各地游客来到我的家乡。”
“外地人来自贡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到泰州一定要去哪里呀?”“哪儿的美食更地道?”在旅游达人曹九的小红书账号中,充满了打听式旅游的玩法和攻略。
“我现在做的这顶簪花头饰,早在宋元时代就已经在泉州流行。去年年初,这个古老习俗意外登上热搜,成为众多游客到泉州旅游的必打卡项目。作为蟳埔女后人,我很自豪。”初夏时节,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的晴天簪花围工作室,“泉州市丰泽区蟳埔女民俗文化推广使者”黄丽泳一边忙着给游客扎“簪花围”,一边微笑着说。
“我有两个家乡:一个是青岛,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另一个是南京,我求学、创业并定居的地方。两座城市都是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有历史、有文化、有美食,更有别样的风景。”途牛旅游网首席执行官于敦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