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俗相册”活动走进北京 品味京味文化

--

来源:

紫禁城里话国宝、胡同巷里赏民俗、四合院里学“非遗”……1月9日,来自清华附中的15名学生参加了“我的民俗相册——两岸暨香港青少年民俗摄影主题交流线上活动”北京专场线下体验活动,并通过互动直播方式向香港慕光英文书院结对学生展示京味儿文化魅力。

活动首站,清华附中学生们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这里走过了600多年的岁月长河,集聚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他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看着故宫庄重宏伟的建筑,徜徉在各类奇珍异宝之中,听着古人省身克己、怡情养性的历史故事,深刻地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慕光英文书院的曹小颖同学说,自己非常喜欢故宫,一直都是在电视剧里看到故宫,这次活动让她觉得像亲自到了故宫一样,特别开心。

“有名儿的胡同三千六,没名儿的胡同赛牛毛。”这句话说的就是北京的胡同。每一个看似一样的灰色建筑背后,却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学生们跟随导游走在时曲时直的胡同里,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就好像走进一座座北京民俗风情博物馆。清华附中徐燦说:“中午在胡同里遇到了说纯正北京话的老爷爷,跟我们讲述了关于蝈蝈的事情,特别有意思。”中午,清华附中学生们还参与了“包饺子民俗体验活动”。清华附中范毅轩说:“我包的饺子虽然没有大师傅做的那么好吃,但亲手包饺子别有一番滋味。”

下午,清华附中学生们参观了北京的鼓楼,并走进孑民堂,了解榫卯文化在生活与古建筑中的应用,还在老师指导下绘制了老北京传统兔儿爷。慕光英文书院刘曼娜说:“今天,我学会了‘兔儿爷’的正确发音,得知她居然是位女性。作为老北京中秋节民俗的标志之一,兔儿爷展现出了民间艺人别具慧心的创造,以及北京人浪漫的心性和乐观幽默的性格,为团圆佳节增添了浪漫色彩和欢乐气息。”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创价学会、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香港)联合主办,华侨大学、清华附中和重庆市璧山中学校协办,中国旅游报社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承办。该活动以“云上寻迹,文化中华”为主题,首次采用线上沟通、线下拍摄的形式,邀请两岸暨香港青少年共同拍摄民俗照片,交流民俗文化。活动将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对摄影作品进行评奖,并举办颁奖典礼。活动还开通了“我的民俗相册”网络自媒体账号,将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活动相关内容,提升参与学生们的互动性。


编辑:gly3

中国旅游报社 中国旅游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87号 京ICP备0501909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许可证:101200603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168117
用户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并登录
请确认是否退出?






退出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