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北有剪纸,南有凿花。“踏虎凿花”因起源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踏虎村、用刻刀在蜡板上以彩纸凿出不同图案而得名,被誉为“不用剪刀的剪纸艺术”。2008年,“踏虎凿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8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022年2月9日,记者走进“踏虎凿花”传承人杨小军位于长沙的家中时,他正忙着创作客户定制的“一品清廉”蓝花瓷瓶。

杨小军在创作 高慧 摄

“根据客户要求,昨天完成草图后,与客户再次协商,然后手工调整,最终定稿,今天开始凿。”杨小军一边用刻刀在蜡板上凿刻,一边说道。纸屑纷飞间,瓶口已见雏形。

一幅“踏虎凿花”作品要经历画稿、固定样稿、凿刻、装裱四个流程。早先的画稿阶段,“凿花郎”(“踏花凿花”手艺人)要根据客户的意愿,将所要表达的内容画出来。现在只需电脑制图,后期再手工调整。固定稿样时,早先是要将宣纸与设计稿放在一处,用铁针穿眼,再用铁锤将每一个纸钉打紧,现在则简单多了,直接用订书针装订即可。最重要的步骤当数凿刻了,这是“踏虎凿花”整个工序的灵魂。凿刻的顺序一般是由里向外、由上到下,从右到左、从繁到简,刻法分为阳刻、阴刻、阴阳混合、阴阳分刻等。凿刻时,容不得丝毫差错,哪怕刻错一刀,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凿刻完成之后,再经过精心装裱,一幅作品才算完成。

杨小军说,学习“踏虎凿花”最好有美术功底,然后再学习拿刀、磨刀、钉纸等流程。“刻”最为关键,握刀要领要牢记,反复练习,才能使刻出来的线条方、圆、曲、直、细,变化从容自如。

杨小军18岁开始学习“踏虎凿花”技艺,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踏虎凿花”传承人邓兴隆。近30年的凿刻生涯,让他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自己制作凿刀和蜡板,作品线条流畅,构图饱满。

2002年至今,杨小军的20多幅作品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曾经,“踏虎凿花”噪一时。《泸溪县志》记载,“清朝嘉庆年间,踏虎乡的剪纸在苗族服饰以及喜庆婚嫁、祛灾避邪等场所随处可见,可谓盛极一时”。著名作家沈从文也曾在《旅行家》杂志撰文:“当年踏虎花样流行时,三厅(即凤凰、吉首、花垣)城中的针线铺,还得从货郎手中批买踏虎花样,连同发售,增进了她们的美好情感,自然比年画和窗花意义重要得多。”

“踏虎凿花”作品展 高慧 摄

然而,如今越来越少人愿意凿花了。杨小军说:“完成一幅定制凿花作品至少耗时半个月,市场价格却只有五六百元,成本太高、收入太低的现状让大部分‘凿花郎’望而却步。目前,专职从事‘踏虎凿花’的也就二三十人,踏虎村仅有一人在学。”

即便是“踏虎凿花”的传承人,杨小军也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全职做收入远不如外出打工,而且凿花作品的市场一般在乡村,难以养家糊口。”杨小军无奈地说。

好在目前一些地方开始加大对“踏虎凿花”的保护和扶持力度,“踏虎凿花”的发源地——泸溪县就成立了非物质文化建设保护中心、“踏虎凿花”传习所,新增了10多名非遗传承人。该县还制定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制度,在县里的11个乡镇,确定了“民保工程”工作人员,组建了县级“非遗”保护专家队伍,开设了学习班,培养“踏虎凿花”传承人。

已经有了自己徒弟的杨小军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任其流逝,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方设法让‘踏虎凿花’传承下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它更加适应这个时代,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