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玉红
今年的中国旅游日前夕,我与各地文友一同来到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共赴一场与鸟类、与自然的诗意约会。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建,蕴藏着无尽的自然宝藏。黄河在此奔腾入海,造就了河海交汇的震撼奇观。每年春、秋候鸟迁徙季节,数百万只鸟类在这里捕食、栖息、翱翔,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天鹅、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此悠然生活。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也很丰富,芦苇、野大豆、盐地碱蓬、柽柳和罗布麻在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
自2015年冬起,因文学采风活动,我多次踏入黄河口的怀抱。我见过黄河口的银装素裹,见过狄花在芦苇荡中轻盈起舞,见过红地毯般绚烂的碱蓬草绘就的大地图腾,也见过槐花飘香的孤岛。四季更迭,我见证了这里不同的美丽容颜,然而,我却独爱5月的黄河口。
东营的微风还裹挟着丝丝凉意,比我所居住的青州稍显清冷。此时的芦苇翠绿欲滴,刚漫过我的腰际。风里飘来甜甜的槐香,与潮腥气一同在苇荡间流淌,我的丝巾被海风轻轻扯起,在空中翻飞。这里依旧如此熟悉。孤岛,依旧飘着那熟悉的槐花香,景色却愈发秀丽;黄河口,还是那般波澜壮阔,更添了几分诗意;天际边传来的鸟鸣,依旧是曾经召唤我的声音。
黄河入海口北岸,矗立着一座宏伟的瞭望塔,外形恰似一艘即将扬帆启航的巨轮。我登上塔顶,极目远眺,黄蓝两色的河水缠绵交织,难舍难分。而我的目光,很快被漫天飞舞的羽翼吸引住了。那是大自然写给人间的绝美诗行,以最轻盈的姿态,落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
黄河口的天空,鸟儿们是最自由的舞者。它们或成群结队,在空中盘旋翱翔,不断变换着队形,宛如灵动的音符在谱写天空的乐章;或独自展翅高飞,直冲云霄,渐渐消失在天际线的尽头。一位同行的文友说:“每到春秋时节,数十万只候鸟群飞天际,飞羽逐浪的奇观,堪称一部震撼人心的生态史诗。”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深处,建有多条蜿蜒曲折的生态木栈道。栈道采用经过防腐处理的俄罗斯樟子松防腐木,可在水中安然使用20余年。木栈道迂回穿梭,每个拐角处都设有休闲凉亭,供人休憩赏景。顺着栈道前行,一座三层的观河楼映入眼帘。登上观河楼,辽阔的湿地以及曲折河道的美景尽收眼底。此时的芦苇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一望无际的芦苇丛如同碧波荡漾,一圈圈向远方涌去。这让我想起7年前的夏天,一位来自东营的友人曾到青州,交谈之中,我只是随意说了一句,黄河口的狄花很美。谁知秋后的一天,我竟然收到一包从东营邮寄来的狄花,那是他从黄河口亲自收集的狄花,这份友情是何等的珍贵啊!
或许是我的感慨声惊动了鸟儿的安宁,一群白鹭突然扑棱、扑棱地飞向天空,翅尖上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细碎的光亮。这或许就是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吧。来到这里,我无法带走整片湿地,却能透过鸟儿飞翔的翅膀,窥见天地间难得见到的美丽景色。
我忽然懂得,为何鸟儿会不远万里,将这里当作栖息的驿站。这里的每一株芦苇,都是它们温暖的庇护所,是天地给予它们最温柔的襁褓。
下午,我们前往鸟岛,正巧遇上鸟儿们的精彩“表演”。随着饲养人员的哨声响起,刹那间,水际边仿佛涌起一层厚厚的云彩,上万只鸟儿拍打着水面腾空而起,那声音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我终于见到了文友所说的令人震撼的“候鸟群飞天际、飞羽逐浪”的奇观。
暮色渐浓,湿地被染上一层琥珀色的光辉。余光中,我在芦苇丛旁,捡到一根白鹳羽毛。这细腻的绒羽间,藏着西伯利亚的风,载着鸟儿数万里迁徙路上的星光。
此刻我明白,对于写作者而言,世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行走途中邂逅的人间万象,笔下流淌的每一个字符,都浸润着烟火人间的温度。诗意从来不在遥不可及的远方,当鸟儿的羽翅掠过芦苇,当我的足印踏入泥泞,那些令我感动的一幕幕,都是最动人的旅行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