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濂泉响谷

□ 刘友洪

我总觉得,大地本是一张白纸,不知谁将其揉成团,于是就有了褶皱,产生了高山峡谷。

如果把燕山比作折纸的脊背,那么,濂泉响谷就是那最动人的谷壑了。

我们从北京城区出发,沿着盘曲的公路蜿蜒而上。车过雁栖湖,进入范崎路,气温便随山势升高渐渐下降。路的两旁,山坡一片青翠,高的乔木、矮的灌木,以及匍匐于地的小草、星星点点的野花,把整座大山铺得满满当当。无意中,我们与北京浓绿的春天撞了个满怀。

从资料上得知,濂泉响谷与众不同的是原始、野趣、天然、生态,没有过多人工雕琢的痕迹,就像一位绝世美女,略施粉黛便美丽动人。的确,当车辆到达怀柔区八道河村时,我是手搭凉棚,才从一块石头上找到“濂泉响谷”四个字的。

登山的路,也朴实得素面朝天。就地取材,搬来几块石头,铲平几道坡坎,横搭几根木棒,便成了路。我们就是沿着这种土路,从两山之间的谷底,在潺潺溪流声中进入景区的。狭长的谷涧,集密林幽洞、奇山怪石于一体,浑然天成。天宫洞、仙人下棋、寿龟负重、芦荡幽谷、问天台等景点鬼斧神工。一路上,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任由思绪纵横驰骋,又发现了更多新的景点,比如龟兔赛跑、灵猴望月、大象鼻、夫妻树等。

厚厚的绿色树冠覆盖下,是一片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世界。柔软的茅草举着细长的叶,在微风中起起伏伏,百媚千娇。地被植物到了开花的时节,花朵大的小的,粉的白的,荷叶形的纺锤形的,看得人眼花缭乱。我们下脚的时候格外留意,以免踩着小草的脑袋,踩坏花儿乖巧的脸庞。那些被树林荫蔽的灌木,一身嫩绿的装束。它们也向往蔚蓝,其中那些对着阳光的叶儿,早已迫不及待地探向天空,在山谷的风中挥舞着小手。

随着爬山的步伐向前,汗水在皮肤下有了破壁而出的冲动。但谷里的清风往脸上身上一拂,就把那汗水按下去,让它退回原处不动了。

这里的水,不仅有溪中欢快的流水,还有林中的露珠、土壤里的水分子以及空气中的水雾。

濂泉响谷,就是一台露天的大空调。

水在这里,以随遇而安的形式,储存于景区的各个角落。这也注定它滋润着景区的万事万物,从不懈怠。

你看,在雁栖源头,那溪水冷不防就从某处石缝里冒出来,没有理由,没有商量,一路任性地顺着山谷向山下奔去。遇上悬崖,就扯成瀑布;遇上洼地,就蓄成深潭;遇上礁石,就摔成粒粒珍珠;遇上游人,就化成片片清凉……

小蜻蜓也赶来凑热闹。景区水潭多,这也称了游人的心,如了戏水的意。大人小孩脱下鞋子,将冒着热汗的脚放入溪中,任由清凉的溪水冲刷肌肤,光洁的石头按摩脚板,那惬意简直无以形容。恰在此时,一只蜻蜓沐浴着透过树林的阳光,在溪边,在水面,在花草树木间翩翩起舞,仿佛小精灵一般。

应龙潭、虬龙潭、伏龙潭……谷中瀑布叠水涟涟,仿佛从天而降,落入潭中。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濂泉瀑布了。当我们沿着谷涧逆流走到瀑布前,抬头看见一条白练凌空飞下时,情不自禁就想到了李白的那句名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在山脚汇为水潭,潭水在瀑布的冲击下,时而清澈见底,时而浪花翻滚。

站立于濂泉瀑布前,流水声在山谷中回荡。我想,“响谷”二字便由此而来吧?那么“濂泉”呢?苏东坡有《廉泉》诗:“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但此濂泉非彼廉泉,不知因何得名。

这里既是雁栖湖源头所在地,又是原始次生林富集区。随手抓起一把泥土,或拾起一块石头,都是一段悠久的年月。目之所及,到处都是树木,随便指上一棵,说不定都比你我的年龄还大。

我们行进在山野小道,种类繁多的树木杂乱地向我们扑来。榆树、栎树、槲树、桦树、松树、白杄、野枣、山核桃、大叶桑树……我们利用休息间隙,拿出手机一一辨认。我还竖起耳朵仔细寻找着鸟儿,可惜只听到几声鸟鸣,却没看到鸟的身影。

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林,洒下无数光斑,在小路上荡漾,就像水中波纹,泛起粼粼波光。这些顽皮的光斑一会儿在地上,一会儿在草叶间,一会儿又跳到我们身上……那是微风把树叶当道具,为游人表演光影秀呢。

能够到达的景区最高点,是紫云洞。站在紫云洞前,我眺望着连绵青山,想象着濂泉响谷的四季:春天,万物复苏,树木吐绿,百花争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洁白晶莹的世界美不胜收。

此时,山风飒飒,仿佛与我耳语:来吧,来吧,远离城市的喧嚣,给心灵一场沉沉的睡梦。

2025-04-1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102401.html 1 濂泉响谷 /enpproperty-->